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篇
  免费   8篇
教育   188篇
科学研究   33篇
体育   12篇
综合类   11篇
信息传播   1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汉语词汇宏观研究方法是对所有的汉语词汇或某一类汉语词汇的研究方法,是对汉语词汇的整体关照和研究.本文具体阐述调查法、归纳法、统计法、演绎法、比较法、系联法、共时描写、历时考察等八种宏观的词汇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2.
论信息市场的宏观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宏观调控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信息市场的繁荣和发展也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文章从分析信息市场的交易特点和运行环境出发,比较系统地论述了中国信息市场宏观调控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3.
我国创业投资宏观环境风险因素的实证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结合有关文献与现场访谈的基础上,设计了调查问卷,针对我国在创业投资发展初级阶段存在的宏观环境风险因素和迫切需要的改进措施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为认识创业投资的宏观环境风险解决创业投资发展瓶颈的关键提供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实际水平是"概论"课的微观价值基点;"概论"课独特的价值地位是"概论"课的中观价值基点;国际国内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现实是"概论"课的宏观价值基点。"概论"课作为理论课,衡量其价值的科学标准最终只能是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15.
同其他所有学科一样,编辑学也有自己的学科边界。以往编辑学界主要只研究以编辑两体论为主的狭义编辑学,自我划定的学科边界过于狭小,使自己的学科覆盖及学科疆域较诸实际大大缩小,因而严重影响了编辑学学科的科学性、影响力及其发展。如今必须向编辑五体论视域条件下的广义编辑学的应有边界拓展,重新建构其理论体系,扩大自己的学科覆盖,开拓其应有的学科疆域,发掘其实有的科学性,激发其强大的生命力,结束其原来那种孱弱无用、社会认可度低的不正常的尴尬局面。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古代,由于特殊的社会生产方式和地理环境,经济管理思想的内容、视角等方面,都呈现出与西方国家的早期经济管理理念所截然不同的特质。以国家为主体,以宏观经济问题为核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因为不同的社会环境而在不同的理论主张之间相互摇摆,这是我国古代经济管理思想的总特征。时至今日,我国传统的经济管理思想对我国的经济管理理论和实践依然具有可以借鉴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语用学哲学在上世纪30年就被提出,我国对其研究的起步较迟,在80年代才开始,但是目前在语境、语用翻译、语义等多个方面的研究获得了有效的成就,未来更是一片良好的发展形势。未来,我国语用学的研究要从多方面来进行,笔者通过本文简单介绍自己对语用学的研究感想及对其未来发展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8.
教学质量管理可视为教学管理的核心.幼专语文必修课教学质量评价的宏观体系包括三个方面:“教”与“学”的质量兼顾;过程质量和终结质量评价相结合;构建纵、横向质量评价网络.  相似文献   
19.
福柯在反思前人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上,立足知识考古学、思想史、话语规律,利用语言分析法和后结构主义对人类文化史、知识史、科学史,及有关社会结构、话语背景、概念形成和权力性质进行了透彻分析;并从各个方面对长期统治人类历史的理性、主体性和现代性进行了激烈否定;将以理性和科学为根基的结构主义推到一个历史学和解释学层面,形成一种独到的批判理性主义、逻辑主义和当代仍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的后结构主义;确立了一种具有颠覆性认识价值和多元论特质的知识考古学及其认识论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20.
产能过剩的化解工作已上升到国家层面,全社会均给予了高度关注。作为金融的核心,中国银行业应看到履行社会责任,支持产能过剩化解对于促进自身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意义,并结合自身优势,把握其中蕴含的业务机遇。文章从宏观视角来审视产能过剩行业的现象和化解工作,并以此为逻辑分析中国银行业在支持产能过剩行业企业"走出去"方面应努力的方向和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