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1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26篇
教育   1107篇
科学研究   218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85篇
综合类   77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9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137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We write as critical theorists, who consider that in terms of scoping out robust conceptual elaborations which are suitable for contemporary schooling, that physical education has ground to make up connecting theory with practice and practice with theory. We advocate that aspects of existentialism and phenomenology can provide a theoretically sound basis on which to argue that embodied learning should be the foundational cornerstone of physical education programmes. To avoid embodied learning becoming overly learner centric and insular, we advance Merleau-Pontian informed ideas on how learning could flourish when an individual and embodied focus merges with a school-wide physical culture agenda which is underpinned by social and moral theorizing. In developing our focus on merging embodied learning and physical culture, we draw upon MacIntyrean views on the goods which are internal to practice and extend thinking on how these goods could merge with the diverse aims and intentions informing the culture and ethos in schools. In pursuing these ambitions, we outline the constructive activist-based benefits of teachers working within subsidiarity-based school communities where pedagogical decisions are made at a level consistent with realizing whole schools aims. This is in spite of our acknowledgement that the lack of career-long professional learning adds to the difficulty of achieving these aims. In conclusion we argue that if physical education is to become a pivotal component of realizing a diverse range of whole school aims there is a need for greater professional engagement with pedagogical approaches that attempt to derive greater meaning from learners movement experiences and which help learners to understand better both their own identity and the ethos of the school context and environment they share with others.  相似文献   
12.
近现代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计主要基于科学课程的理论,当前大学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知识的联结。复杂性科学关于整体性、关联性和开放性的理论观点,为通识教育课程的研究与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基于复杂性科学的视野,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理论应当从传统的精义论、均衡论和进步论转向联结论;通识教育的课程编制也应从学科中心、问题中心和方法中心转向以主题为中心的关联组合。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财务活动已不再是简单的取得财政、事业收入,拨缴规定款项,和核算相关支出。作为会计主体,高校会计核算的内容正逐步走向多样化、复杂化。鉴于这种情况,应尽快在高校财务报表体系中增加现金流量表,全面反映一个学校一定会计期间现金流入、流出和净增加(减少)情况,以改变现行高校会计信息披露不完整,决策依据不充分的现状。  相似文献   
14.
儒家“立德立功”观与大学生的理想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广文  陈霞 《中国德育》2006,1(10):53-55
儒家把立德立功、为国为民谋利作为评判个体有无价值的重要依据,并以此为人生的不朽追求。个体正确价值观的养成对个体的发展意义重大。重温儒家立德立功思想及相应的培训方法,对当今大学生的理想教育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5.
政策执行是政策理想转化为政策现实的途径,但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政策走样、政策偏离等现象比较普遍,影响了政策的实效,导致政策失败。学者、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从不同角度寻找促进政策有效执行的对策。本文拟从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入手,阐释决策与执行分离对政策有效执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晁补之谓山谷词为“著腔子唱好诗”,明晰地指出了山谷词与东坡词一样有“以诗为词”的特征。通过山谷词特别是蜀中词与山谷诗的对比,可以得出山谷词“以诗为词”的具体内涵:有以词代诗言志的倾向;具有与诗一样的生新奇崛风格;在表现手法上,山谷诗词也有相似之处,如,善于化用前人诗句和典故人词,山谷词也常有奇崛的比喻。精警的字眼,骤转的章法。  相似文献   
17.
2007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在高位回落的趋势下,仍然呈现出高位运行、复杂易变的特征,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当前宏观调控的立足点应放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稳定性和连续性上;适度控制投资规模和投资增幅,但不可一味打压投资;注重调整投资结构,转变投资增长方式;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优化投资项目融资结构.  相似文献   
18.
王船山的立法、执法、变法、守法等法律思想是王船山法律思想的几个核心议题。挖掘王船山的法律思想资源,继承其中合理的因素,对我们实现“依法治国”的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淮南子》所包含的逻辑思想承先启后,在推类理论上,发挥了公孙龙注重类的内涵的研究,把墨辩提出的推类之难进行了深入探索;同时把《吕氏春秋》所提的类不可必推问题作了阐发,丰富了我国古代的推类理论,推动了中国逻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导学群是一套完整的助学系统,在这一助学组织中,网络课件的制作、提升网络课件的质量、在构筑网络课件时对其空间设计的考虑、以及如何整合不同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