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39篇
  免费   185篇
  国内免费   203篇
教育   10384篇
科学研究   1192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922篇
综合类   776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64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146篇
  2021年   272篇
  2020年   430篇
  2019年   408篇
  2018年   264篇
  2017年   289篇
  2016年   288篇
  2015年   470篇
  2014年   1107篇
  2013年   1473篇
  2012年   1464篇
  2011年   1381篇
  2010年   858篇
  2009年   686篇
  2008年   817篇
  2007年   891篇
  2006年   865篇
  2005年   761篇
  2004年   609篇
  2003年   444篇
  2002年   381篇
  2001年   261篇
  2000年   154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从执业教育和建筑学专业教育发展现状出发,对“建筑师职业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与方法进行了探索与系统的梳理,并提出了“建筑师职业教育”应该贯穿建筑学专业整个5年的培养计划中,与相关课程结合,加强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  相似文献   
992.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突飞猛进的发展,合作社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规模上都有新的突破,但在质量上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新一轮合作社农产品市场竞争优势的支点实质上是品牌的创建.通过对杭州市5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建设的经验进行分析,初步提出了基于引导生成模式的农村专业合作社品牌生成模式.  相似文献   
993.
职前教育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起始阶段,其教育质量影响到幼儿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当前,幼儿教师职前教育中存在偏重教育理论知识传递、忽视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问题。随着教师专业化进程的推进,重视实践教学、加强高校与幼儿园的深度合作已成为幼儿教师职前教育改革的重心。“U-K”专业实践共同体是高校与幼儿园基于合作共赢目的建设的、有助于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和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的新型组织。它使幼儿教师的职前培养与在职发展融为一体,使幼儿园成为教师职前教育的重要力量,为幼儿教师职前教育改革提供了极好平台。  相似文献   
994.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模式。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对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进行了积极探索,通过订单培养、顶岗实习、聘请企业专家做兼职教师、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及共同进行项目研发等方式,在人才培养、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我国高职院校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创新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995.
采用调查法对260名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进行了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水平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处于优秀水平,在教龄和岗位两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从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和问题入手,介绍了学前教育毕业生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96.
对400多名骨干教师的调查表明:一线教师对师范阶段教师专业素养的达成度具有很高的预期;一线教师对各子成分的预期达成度存在一定的差异,达成度从高到低排序依次是专业品德、职业技能、专业情感、通用能力、专业知识、专业理念、专业能力;一线教师注重专业素养达成方式的实践性,对于7个一级指标,选择了"理论学习+实践感悟"这一方式的被调查者比例最高。为此,建议:提高认识,重视专业素养的达成度;坚持素养发展导向,进行课程的统整设计;鼓励参与,加强教学活动的实践性;注重整合,提升学习任务的综合性;循序渐进,关注目标达成的渐进性。当然,高等院校也应注意适度的平衡,并加强与中小学校的沟通,寻求实践者的理解。  相似文献   
997.
托育师资的职业素养能够帮助其形成良好的内在品质与外在行为。为探寻托育师资的具体职业素养,依托扎根理论,使用MAXQDA质性分析软件对收集的国内外托育师资政策文本与专家咨询文本进行编码、归纳,分析政策理论和专家对托育师资职业素养的关注点,在明确托育师资职业素养的同一性的同时,对其进行深入的差异分析。在此基础上,尝试构建我国托育师资职业素养结构,为进一步规范建立我国托育师资专业化发展提供思路与启发。  相似文献   
998.
结合政府、学校、企业等三方优势共建现代产业学院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创新趋势。为解决目前高职教育产教融合探索过程中存在的产教融合合力不够、驱动力不强等问题,通过校企协同、合作育人等产教融合机制结合政府服务、行业指导等方式构建现代产业学院,采用更加贴近产业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将职业教育进一步推向市场。针对市场需求和职业教育的特点,设计现代产业学院实施路径,创新现代产业学院育人模式,建立现代产业学院运行机理。教学对接企业、人才对接市场,从而进一步提升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999.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工程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制度。以满足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为目标,从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专业建设质量监控机制建设等方面推进通信工程一流专业建设。  相似文献   
1000.
李西顺 《教育研究》2022,43(1):72-80
教师专业道德是师道与师德的内在统一,是专业价值与主体价值的内在统一,表征为基于德福一致原则的自监督机制,帮助教师在不断变化着的教育情境之中,于内心建构深层稳定的价值根性,促使外在的师德规范获得内在的价值依据。王阳明的"致良知"学说强调致内在德性、立内在心性,不仅可为洞见教师专业道德之深层价值根性提供恰切的分析工具,而且可以帮助探明教师专业道德的建构路径:在专业承诺层面立其志;通过事事磨砺的知行合一之师德实践,逐步澄清、确证、珍视专业的内在价值;以师德的专业理想境界作为伦理支撑及价值引领。师德的专业理想境界既是利他奉献的,同时内蕴着对教师自身幸福的价值关切,应避免自我与他人之间的伦理不对称性。师德的专业理想境界是圆融共生的,以美善育美善,教师专业的内在之善、教师自身的幸福及学生的幸福皆涵蕴其间,共同形成建构教师专业道德的合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