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17篇
科学研究   21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4 毫秒
161.
远程教育条件下“教”与“学”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以学习为中心”改变了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的角色也因此发生了变化。这就需要教师适时自觉地转变教育观念,熟练掌握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跟踪现代教育思想的发展,不断更新知识、完善自我,以适应新的角色需要。  相似文献   
162.
This research explored the practices of one science teacher, expert in her field, as she worked to enact science discourse that incorporated language in naturalistic and rigorous ways. Difficulties in mastering the language of science contribute to troubling and persistent achievement gaps across demographic and gender groups. Science learning is based in discourse, with knowledge built by asking questions, exploring, revising views and asking new questions. But all too often students are not able to participate fully in these opportunities for discourse that is engaging and exploration due to the difficulty of science language.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this teacher's use of science discourse to establish clear links between essential science language and concepts and pre/post analysis of a science language assessment reveal important ways that teachers and researchers can work together to design and deliver instruction and assessment that supports students' mastery of sophisticated language and concepts. Results have implications for theory regarding science discourse; language learning, and conceptual development; and provide a model for teacher–researcher partnerships exploring important problems of teaching practice.  相似文献   
163.
在综合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研究开发能力   总被引:28,自引:11,他引:28  
在教学改革中,实验课教学也要不断革新。本文结合计算机应用专业开设的综合实验课程,探讨了为培养研究型人才,在安排课程方面的一些指导思想,包括如何提高实验课的理论和技术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训练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巩固基本概念以及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的一些做法和考虑。  相似文献   
164.
方卫星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6,27(12):116-120,128
我国在科学技术研究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学术失范的另一阴暗面。这种阴暗面的存在又将引发人们的不公正感和激愤情绪,并败坏学风、文风和党风,浪费国家财力和学者精力,损害学术队伍的形象和声誉,最终将降低教授、研究生和整个学术队伍的学术水平。为了根治学术失范,我国必须制定一部《学术法》,把党和国家繁荣学术研究的一系列重要思想、重要政策,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把国内外学术研究、评审与管理、出版中应有的学术道德、职业精神与成熟的方法、经验、原则、程序和制度以法律形式记载下来,并加以推广,从而完善我国知识产权的法律体系,规范学术研究队伍和学术出版机构的学术行为,加速科技创新并实现由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的第二次飞跃。  相似文献   
165.
本文从宏观上讨论语言学批评学科建设的主要方面:一、学科的性质;二、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基础;三、语言学批评的原则;四、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66.
在充分的理论剖析基础上,提出了科研人员科研热情的前置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通过实证调研,证实了前置因素对科研热情的显著影响,同时也印证了内外部因素的正向关联和外部因素的调节作用。文章的最后为科研单位提出了有价值的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67.
[目的/意义]由于科研履历提供了其他数据源所没有的丰富而且独特的信息,情报学研究者正越来越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并借助科研履历数据在多个领域开展了成果丰硕的各类研究.科研履历正逐步被看作是情报分析与研究的重要数据来源.[方法/过程]采用宏微观和横纵向的两维分析方法,对近20年以科研履历数据作为主要数据源的学术研究文献进行调研与梳理.[结果/结论]提出履历数据至少可以被应用到科研人员的职业成长、人才流动与科研合作、研究群体的特征分析以及科研项目、政策、建制的评估等4个领域的情报研究中.专家库带来的大量结构化履历数据以及以履历数据为枢纽形成的数据链,将推动情报学研究向纵深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8.
[目的/意义] 当前科研人员的姓名问题十分复杂,重名、别名等情况屡见不鲜,为信息检索带来很大的不便。为解决这一问题,许多图情领域学协会或机构开展了科研人员唯一标识符研究项目,并建立了科研人员唯一标识符系统。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些项目和系统的梳理分析,归纳现有科研人员唯一标识符系统存在的问题,以引起相关学者对科研人员唯一标识符问题的关注,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方法/过程] 以网站调研为主,从项目组织模式、分配方式、标识符构成以及主要实现技术等角度出发,全面、深入地调研现有科研人员唯一标识符项目的官方网站,以获取关于科研人员唯一标识符项目的准确信息。以文献调研为辅,从侧面辅助了解现有科研人员唯一标识符项目及系统的发展历程与现状。[结果/结论] 定义科研人员唯一标识符的概念,指出科研人员唯一标识符的特点:唯一性、永久性和通用性。总结科研人员唯一标识符项目的组织模式、分配方式、支撑技术等;得出现有科研人员唯一标识符系统存在的问题:一致性问题、诚信及隐私问题、可推广性问题和信息更新问题,并给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69.
指出建立“学者唯一标识”对消除文献中作者姓名拼写歧义意义重大。认为ResearcherID提供了一种通过学者自动注册消除作者姓名拼写歧义的解决方案,对其产生背景、注册机制及衍生服务进行详细调研,分析ResearcherID注册学者的分布及发展现状,阐述ResearcheID的相关产品ORCID与ReseacherID的渊源及关系。最后讨论ResearchrID的应用前景及对当前图书馆服务的启发。  相似文献   
170.
本文围绕介绍高校在建设学校学术成果基础架构与服务过程,对高校学术成果管理系统与校园认证、评估系统之间学者身份的关联,以及多机构管理系统之间学者身份的关联,进行系统化的应用与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