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70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109篇
教育   2751篇
科学研究   730篇
各国文化   12篇
体育   269篇
综合类   175篇
信息传播   83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130篇
  2020年   171篇
  2019年   151篇
  2018年   163篇
  2017年   145篇
  2016年   132篇
  2015年   182篇
  2014年   421篇
  2013年   439篇
  2012年   403篇
  2011年   401篇
  2010年   254篇
  2009年   221篇
  2008年   239篇
  2007年   257篇
  2006年   212篇
  2005年   197篇
  2004年   127篇
  2003年   122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与逻辑分析法对广场舞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综述与分析,指出广场舞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以及研究空白,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理论参考,为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更好更快发展贡献微薄力量。  相似文献   
52.
通过对2006-2015年10年间啦啦操科研文献所涉及的内容,将其划分为3个层面进行研究综述,客观反映啦啦操科学研究的内容和水准,找出目前啦啦操科学研究中所存在的部分问题,有助于明确啦啦操科学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53.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近10年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现状、影响因素、干预策略、监测与评价标准等进行综述。结果表明,青少年体质健康逐年下降,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学校、家庭和社会,干预策略主要包括运动和改善体育场地设施,监测与评价标准有待完善,青少年体质健康服务有待建立等。  相似文献   
54.
东汉许慎所的《说解字》,这部书不仅对所收字各作解说,而且有了一套相应的体例,分类归部,使秦汉以来通行的小学条理化、规范化,是一部形、音、义相结合的专,开创了中国字书的先河,为后代字典、词典编写奠定了基础,特别是在撰过程中的四大创造,很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许慎在中国语言学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直到今天,依然有很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5.
90年代的《儒林外史》研究是继 80年代全面繁荣以后又一高峰。经过老中青三代研究者的努力 ,过去传统论题的研究得到深化 ,新的研究方法的运用又使其领域得到拓展。对 90年代这些研究成果加以总结和评论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56.
国外高等教育服务质量SERVQUAL模型研究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具有无形性,异质性,不可分离性,多变性,不可贮存性,及顾客(学生)参与服务过程等服务产业的所有特征。然而与其他服务产业相比,高等教育服务质量的研究相对被忽视。本文对国外学者利用SERVQUAL模型研究高等教育服务质量进行文献综述,同时认为,国外学者的研究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认为高等教育服务是高等教育的基本产出之一,学生是高等教育中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第二,PZB的服务质量差距分析模型是高等教育SERVQUAL测量的理论基础,高等教育服务质量、学生满意度和学生行为倾向之间存在相关关系;第三,SERVQUAL方法适用于各个类型、层次的高等教育服务质量测量,但必须对其维度及其指标进行修正;第四,SERVQUAL测评是院校研究的一种手段,可以提高大学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57.
ABSTRACT

Blended learning has been a feature of higher education practice and research for almost two decades. This article takes stock of current blended learning research, contributing to the growing number of meta-analyses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blended learning research more generally, through a review of ninety-seven articles relating to blended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published in fifteen journals between 2012 and mid-2017. The review focused on where and when the articles were published; their provenance, scale, scope; methodological approach; the broad research themes; and definition of blended learning used. The review shows that despite its ubiquity, blended learning’s definition is all-encompassing; its spread is global but research is dominated by key players; it is of technical interest; and its research is small-scale, individually focused, seeking to evidence the benefits of blended learning. The article concludes with recommendations of how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could provide institutions with evidence to ensure their ‘best of blends’.  相似文献   
58.
对比修辞:英汉书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书评,作为一种新型写作体裁,同样反映化差异。英美学术书评侧重描述,汉语学术书评则侧重评价;英美书评批评性较强,汉语书评批评性却较弱。两种书评在修辞结构和评价策略上的差异与其不同化背景和风俗习惯有很大联系。  相似文献   
59.
英语语法研究经历了几个阶段,出现了若干不同的流派,其中最有影响的是传统语法、结构语法和转换生成语法.这三种语法理论,各有优劣.它们都对语言学的研究和发展作出了各自的贡献,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相似文献   
60.
This review examines Psychology and the Study of Education: Critical Perspectives on Developing Theories, a collection of academic articles edited by Cathal Ó Siochrú. The collection comprehensively considers wide-ranging topics pertinent to the psychology of education, with a target audience of educators and students wishing to learn more about psychology. The review evaluates the collection as an integrated work of entries and analyses each component chapter; recognising the success of the collection with respect to its aim of challenging readers to critically reflect upon and consider the value of psychology in both understanding and influencing education. The book transcends the common formula of academic article collections in this area by being presented in a somewhat conversational manner, making it both interesting and accessible. The book is recommended for anyone interested in the psychology of education and for anyone who values the advancement of learning and teach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