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302篇
科学研究   96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2篇
综合类   17篇
信息传播   27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149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91.
为了对中文体育学术期刊的学术质量进行真实、科学、有效的评价,通过文献资料法,对中文体育学术期刊学术质量评价的意义和概念、成熟的中文体育学术期刊评价体系、中文体育学术期刊学术质量评定的方法、中文体育学术期刊学术质量评价的指标等方面进行了综述。试图找出目前体育学术期刊评价存在的优势和不足,为今后不断完善和改进,制定出一个统一的并为大家普遍接受的体育学术质量评价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2.
整合营销传播视角下的网络化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性地提出网络化社会责任报告(E-CSR Report)的概念,从整合营销传播的视角对网络化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管理进行深入研究,探讨社会责任报告制定与管理的内部规律性与规范性。在此基础上,从识别利益相关者社会责任信息需求、社会责任实践管理、社会责任信息集成与信息门户的建立、E-CSR Report的制定与营销管理等四个方面构建整合营销传播视角下的E-CSR Report管理应用框架。  相似文献   
93.
新闻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结果等传播内容"五要素",在电视新闻类节目中不可或缺,并作为重点被新闻学者研究。文章从具体案例出发,分析传播内容"五要素"在人文科教电视节目中的应用,阐述其在人文科教电视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94.
李斌 《新闻界》2009,(2):33-34,87
随着网络在我国的普及,公众的话语权得到了极大的扩张,他们运用网络形成自我议程设置的机会日益增多,随之而来的负面影响也逐渐显露出来.本丈以"甘德怀事件"为案例,通过对公众自我议程设置带来的不良影响进行分析,提出网络时代社会道德预警建议:加强网民自律,完善网络自身管理,进行网络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95.
王炬 《新闻界》2009,(2):116-117
本文初步探讨大众传播中的恶性传播的特点,来源和部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96.
也谈学术期刊的编辑学者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刚 《德州学院学报》2009,25(1):104-105
当今学术期刊的发展趋向要求编辑走向学者化的道路。编辑学者化要求编辑不仅在编辑学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和鉴赏水平,而且在相关的专业领域也应该具有较高的研究水平,只有如此编辑才能衡量他人研究成果的价值。学者作为编辑进入审稿过程,首先应该是鉴赏,用专业的眼光去审视。同时在审稿过程中,也会对自己的专业研究起到积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最终提升学术期刊的品位,提高办刊质量和办刊水平。  相似文献   
97.
在语言学史上,奥托.叶斯柏森是为数不多、生命力经久不衰的泰斗人物之一。他毕生孜孜不已、勤耕不辍、著作等身,为语言学界留下丰富的宝贵遗产。其研究范围涉及语音学、语法学、语言史、外语教学、心理语言学、国际辅助语等语言学各个领域。梳理挖掘叶斯柏森语言学理论具有学术与实践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98.
This paper critically considers the attempt by a research-intensive university in Asia to draw on and make public the practices of teaching award winners in different disciplines through the use of narrative vignettes. More specifically, this paper examines what the vignettes suggest about the connection between award-winning teachers’ conceptions of teaching (CT) on the one hand, and scholarly investigations of practice on the other, and to what extent the vignettes meet the aim of using the scholarship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as an instrument of effective academic development. Content analysis of the vignettes revealed that award-winning teachers’ CT tend to focus predominantly on enhancing learning, followed by encouraging collective knowledge creation and transmission of knowledge. A two-dimensional framework was also used to analyse the vignettes along a tacit-integrated continuum and within an intuitive-reflective frame of inquiry. The findings are discussed in relation to teachers’ perception of their impact on students’ learning and ways to enhance their own practice, with implications for teaching awards, documenta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high-level teaching achievement.  相似文献   
99.
[目的/意义] 通过学术交流生态系统的研究与北京大学学术交流生态系统的初步构建,为高校与科研机构建设学术交流生态系统,推动学术交流和开放获取服务提供研究与实践参考经验。[方法/过程] 梳理学术交流概念、模式、功能与国内外研究发展情况,分析学术交流环境变化,指出开放获取、数据驱动研究范式、软件工具发展、社交媒体、教育教学新变革等因素驱动学术交流生态系统重构。介绍北京大学新一代学术交流生态系统的研究成果、架构设计、构建经验与服务效果,总结机构知识库、研究数据服务、开放出版、学者主页与研究支持服务等建设经验与效果。[结果/结论] 研究提出新一代学术交流生态系统,是以开放学术交流为目标,以学术资源数据汇集为基础,覆盖完整学术交流生命周期,提供研究准备、学术发现、研究与分析、写作、发布、传播与评价等学术交流全流程服务,并利用文献计量、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新技术,为教学、科研、科研管理、学科评估等提供支持。总结研究成果和经验,为高校与科研机构建设学术交流生态系统提供有价值的研究与建设参考经验。推动学术交流发展,促进研究创新。  相似文献   
100.
地震文学为何特别关注灾难场景,从传媒学的角度看是为了借助真实性、亲历性和传奇性的新闻手法追求视角效果,凸现灾难情形;从人类学的角度看,它曲折而隐晦传地达出人类远古的苦难记忆,间接而依稀地表现了文明前进的痛苦历程,深刻而残忍地揭示出美好人性的阴暗底层;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在战胜灾难上它显示关好人性的光辉,体现万众一心的气势,表现自强不息的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