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6篇
科学研究   79篇
信息传播   4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81.
This paper details the use of the professional interview as an active learning assignment for students enrolled in criminal justice and social science classes. Numerous ways in which the professional interview enhances the advising and career selection process are identified. The authors present the results of a content analysis of the “summary and reflections” section of assignments from more than 100 professional interviews completed by students enrolled in several criminal justice classes. The results are used to illustrate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the utility of the assignment. Lastly, the text includes a version of the interview instrument the authors have utilized with great success for a number of years.  相似文献   
82.
介绍一种Web2.0环境下的科学计量学理论——选择性计量学。指出选择性计量学与网络计量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选择性计量学与传统科学质量评价的研究对象有所不同。综合分析选择性计量学在时效性、覆盖面和科学交流过程方面的独特研究意义。总结可以在多种开放存取平台和学术社交网络中提取的选择性计量学的评价指标。以Total-Impact工具为例,分析选择性数据集来源和选择性计量类型。  相似文献   
83.
Spatial analysis approaches have been long since adopted in citation studies. For instance, already in the early eighties, two works relied on input-output matrices to delve into citation transactions among journals (Noma, 1982; Price, 1981). However, the techniques meant to analyze spatial data have evolved since then, experiencing a major step change starting from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or so. Here I aim to show that citation analysis may benefit from the development and latest improvements of spatial data analysis, primarily by borrowing the spatial autoregressive models commonly used to identify the occurrence of the so-called peer and neighborhood effects. I discuss features and potentialities of the suggested method using an Italian narrow academic sector as a test bed. The approach proves itself useful for identifying possible citation behavior and patterns. Especially, I delve into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citation frequency at author level and years of activity, references, references used by the closest peers, self-citations, number of co-authors, conference papers, and conference papers authored by the nearby researchers.  相似文献   
84.
运用CiteSpace软件对项目管理硕士学位论文数据进行科学计量,在较为深入地了解我国项目管理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关键词共现网络和聚类分析,探究我国项目管理理论现有研究热点领域和新兴领域的研究主题,并对我国项目管理理论研究特点进行总结,以推动我国项目管理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85.
标准是直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重要技术规范.利用计量学和文献调研等情报研究方法,对美国、德国、日本和中国的太阳能技术标准的相关信息进行系统分析,筛选出标准基本信息要素,并构建标准信息管理和分析数据库,对这四国太阳能技术标准体系的数量、时间分布、技术领域和类别分布等现状进行描述;结果发现德国和日本的太阳能技术标准均以制定国家级标准为主,且更为重视光电技术的发展,两国光电产业产品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而我国光热产品标准数量较多,呈现出光热产业产品多元化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86.
近年来,科学计量学研究相当活跃,出现了信息计量学、情报计量学、网络计量学等分支学科,产生了不同的研究流派。笔者对科学计量学发展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思考,包括科学计量学的研究内容、研究过程等的思考,以及对于普赖斯科技文献增长模型、科学计量指标与同行评议的思考等,对目前科学计量学的局限性和未来发展趋势做了总结。  相似文献   
87.
网络信息的增长机制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侯经川  赵蓉英 《情报学报》2003,22(3):267-272
建立在“信息转发假设”和“信息创新假设”的基础上 ,本文导出了网络信息增长的乘数扩张机制 :网络信息总量Im 与网络节点的平均信息创新能力A、网络的信息转发轮次数m成线性函数关系 ,而与网络节点数n成二次函数关系 ;网络上的真实信息量Ir 与网络节点的信息创新能力A、网络的信息转发轮次数m和网络节点数n均成线性函数关系 ;网络信息总量Im 大约是网络真实信息量Ir 的n倍。运用这一理论模型 ,我们对现有各种信息增长模型给出了统一的解释 ,并提出了“禁止信息转发、以控制网络重复信息泛滥”和“建立中央信息存储发布系统、以促进网络信息的充分利用”等政策主张  相似文献   
88.
姜春林  梁帅  丁堃 《现代情报》2012,32(3):10-15
运用引文分析法和信息可视化技术手段,对科学计量学最高奖普赖斯奖获得者弗朗西斯·纳林(Francis Narin)的论文及其引文进行计量分析。从发表作品的时间、领域、被引频次、论文在其研究领域的重要性等方面对纳林的学术贡献做了客观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纳林的学术研究在专利计量、科技评估、科技管理等多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力,尤其是在科技管理与科技政策方面其学术贡献尤显突出。  相似文献   
89.
刘迪  姜春林 《现代情报》2012,32(3):16-21
运用引文分析和信息可视化等计量学方法,通过对信息计量学家雷迭斯多夫(Loet Leydesdorff)学术成果的了解,从发表时间、相关学科、发表出版物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定量分析,阐述了其在信息计量学、信息科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科学成果,并讨论了雷迭斯多夫的科学影响力及影响范围。可以看出,作为2003年普赖斯奖获得者,雷迭斯多夫在多学科都具有较高的造诣,尤其信息计量学和科学计量学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90.
 文献计量学中的引文分析法是目前分析科学结构及其演化的主要方法,其中作者引证关系的分析,在研究科研群体结构、科学交流以及学科发展态势等方面都有广泛应用。总体来讲,作者之间的引证关系可以大致分成共被引、耦合和互引三个方面。其中,作者共被引分析和作者耦合分析都在探讨学科结构及其研究现状和趋势等方面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在作者互引方面,还多集中在基于引用认同和引证图像的引证行为本身的描述,而对于作者引证关系背后所隐含的知识交流、作者研究相关度、学术共同体发现等方面却没有过多的涉及。以此为契机,将科学计量学领域内的核心作者作为实证对象,在作者互引关系研究方面做出进一步的探索,以期对科学计量学的发展以及引文分析在科学结构研究中的深入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