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4篇
  免费   345篇
  国内免费   40篇
教育   1097篇
科学研究   2291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55篇
综合类   81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23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131篇
  2021年   131篇
  2020年   122篇
  2019年   111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153篇
  2015年   137篇
  2014年   163篇
  2013年   190篇
  2012年   257篇
  2011年   285篇
  2010年   250篇
  2009年   191篇
  2008年   193篇
  2007年   241篇
  2006年   194篇
  2005年   205篇
  2004年   142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采用标准化供给面系统法,对1980-2011年期间中国制造业及其细分行业的资本-劳动替代弹性、资本和劳动技术进步速率以及技术进步偏向指数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1996年是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方式发生根本变化的转折点;从不同行业看,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资本和劳动都具有互补关系,但在程度上已表现出各自的差异性。其中,技术密集型行业的资本和劳动互补性最强,是制造业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112.
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将绿色技术创新作为被解释变量、排污费制度作为解释变量、产业规模和创新人员投入作为控制变量,构建了排污费制度驱动绿色技术创新的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以29个省域制造业为例,采用全域Moran’s I指数、局域Moran散点图和LISA集群地图分析了排污费制度和绿色技术创新的空间自相关性;并基于GWR模型估计了排污费制度对绿色技术创新的驱动。研究结果表明:排污费制度和绿色技术创新均存在空间自相关性,且排污费制度对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驱动产生了空间分异,即发达省域支持"波特假说",经济发展水平越高,驱动效应越明显;而欠发达省域并不支持"波特假说",经济发展水平落后抑制了排污费制度对绿色技术创新驱动效应的实现。此外,产业规模和创新人员投入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也存在空间差异。  相似文献   
113.
陈昆玉 《科研管理》2015,36(3):64-70
由于风险较大,上市公司在面对创新项目融资时,融资选择可能与其他项目融资存在较大差别,并反映在财务杠杆上。另外,技术创新能力释放的投资机会信号也可能对杠杆与成长间的关系构成影响。以592家分行业随机抽样的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以2001-2010年为考察期,以会计准则变化较大的2007年为界,分期间研究了技术创新能力对融资的影响,以及不同技术创新水平下杠杆对成长的影响。结果发现:技术创新能力越强的公司,越偏向内源融资,杠杆也越低。杠杆与成长的关系并未受到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4.
唐小飞  成立  王春国  鲁平俊 《科研管理》2015,36(11):176-183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关系营销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品牌关系营销作为中国商业市场的基础变量的地位在全社会形成共识。因此,通过品牌关系驱动顾客忠诚和品牌资产成为客户关系管理和品牌资产管理的基本逻辑与理性认知。然而,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孕育兴起,品牌关系驱动能否成功应对技术创新驱动对品牌关系情感与顾客购买意愿的冲击?品牌资产的基本理论模型是否还能有效地指导新兴市场的商业实践,抑或需要重构?这些问题值得深入探究。本文以手机品牌消费者为样本,研究发现:表性特征层面,消费者逻辑仍遵循"品牌原型—品牌关系情感—购买意愿"的发展路径。本质特征层面,消费者逻辑受到外力的驱动发生改变,且与品牌关系驱动相比,技术创新驱动所发挥的调节作用更大。研究结论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传统的关系营销理论模型,对企业在新经济环境下的营销战略具有重要启示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5.
毛荐其  刘娜 《科研管理》2015,36(2):19-25
本研究从技术生态的视角尝试性地阐明技术的生态作用机制以及该机制对技术开发的影响。探讨技术竞争、技术共生、技术生态因子与生境因子对技术生成的作用机理并提出有关研究假设。以山东省技术密集型企业调研为样本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共生对技术生成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技术生态因子中的知识、技术元对技术生成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生境因子中的技术研发资源与技术资料来源对技术生成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16.
近年来技术多元化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越来越引起学者关注,然而以往研究在考虑技术多元化这种组合资源的方式时,忽略了不同类型组织资源的影响。本研究以资源基础理论为基础,实证检验了技术多元化对企业绩效的作用,并且探讨不同类型的组织冗余资源对技术多元化与企业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采用创业板316家上市公司2009年-2012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来检验假设。实证研究发现非沉淀性冗余资源会正向调节技术多元化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而沉淀性冗余资源负向调节技术多元化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但是技术多元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不显著。实证结果表明企业在采用技术多元化战略来获取竞争优势的同时,必须考虑到不同类型冗余资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7.
赵立龙  魏江 《科研管理》2015,36(5):118-126
本文以华为公司为案例,基于资源基础理论探索了制造企业服务创新战略与技术能力的战略匹配关系。研究发现:当企业技术能力较弱时,实施渐进式服务创新战略为顾客提供完备的产品支持服务,能有效增加产品价值提升市场绩效。当技术能力较强时,实施突破式服务创新战略,能够与技术能力形成知识溢出效应,更有助于市场和财务绩效提升。本研究拓展了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研究的理论边界,研究结论对中国制造企业选择和实施服务创新战略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8.
在研究营销能力对创新的影响时,将企业技术创新分为创新投入和技术产出2个维度,并用我国276家具有典型特征的中小板上市企业的客观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营销能力显著影响企业的创新技术投入,但是营销能力对于创新的技术产出的影响不太明显;企业创新的技术投入对技术产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研究结果期望能引起中小企业对于创新能力重视的同时提高其营销能力,也对中小企业在创新战略制定上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9.
通过相关理论梳理,探讨了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变动及其互动作用对中国碳排放的影响,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就技术、产业结构因素及其互动作用对中国碳排放的效应进行检验。结果发现:(1)技术进步对碳排放具有抑制作用,产业结构变动促进了碳排放,但前者对碳排放的影响程度要远低于后者。(2)2个因素对碳排放的作用存在时间和地区上的差异,随着时间推移,技术进步对碳排放的作用有所增强,产业结构变动的碳排放效应则减弱;沿海地区技术进步的减排效果显著大于内陆地区,产业结构变动对内陆地区的碳排放影响则更大。(3)技术与结构因素的交互效应对碳排放具有抑制作用,分时期和分区域的子样本进一步验证了这种交互效应的稳健性。为理解中国碳排放的变化提供了新的视角,对如何统筹技术与结构性因素,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双赢也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0.
向飞 《编辑学报》2015,27(6):598-599
结合《机电工程技术》办刊实践,探讨机电类期刊在考虑到学科性、学术性等专业主体特征之外,如何通过开设人文专栏,提炼出学科中所蕴藏的文化价值,从而充分挖掘并发挥其在受众心灵启迪、情操陶冶和美学熏陶方面的人文教育功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