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教育   49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21.
寻求另一种真实--浅析余华对真实的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华对真实的认知,既非科学的真实,也非现实主义的真实.它是一个不断向内延伸的、变动不居的、更为深刻的世界.本着这样的真实观,余华在其小说中,从挖掘人的精神到独特地表达情感,从反叛现实到追寻人类生存本质,一直执着于对其真实的解读.甚至不惜被人们摘掉先锋的桂冠,依然前卫地奔走在通往真实的路上.  相似文献   
22.
修辞学是否以诚信为原则,也即是否纳入道德评价、价值评判,反映了两种不同的修辞观,即“主诚”和“辞巧”。人们一般认为西方修辞学更重视方法与技巧,其实主诚派和辞巧派两种修辞观贯穿于东西方修辞学史。两种修辞观分歧的焦点在于对修辞学的性质、目的及用途的认识不同,同时也就必然涉及对表达得体性的界定问题。东西方主诚派的观点有着惊人的一致性,其深刻原因就在于重视修辞学的崇高目的,注重于修辞学的认知功能、沟通功能。诚信原则并非外加于修辞学的道德要求而是修辞学功能得以实现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23.
归纳了当下口述实录的研究和实践,并在其蓬勃应用的背景上,厘清口述实录作为新闻文体的重要源起、概念界定和意义探寻。  相似文献   
24.
《西夏书事》的征实精神与历史认同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夏书事》是清代乾嘉时期学者吴广成补撰的一部西夏历史著作,以取材丰富,纪事翔赡,考订谨严,议论鲜明而著称。在迄今已有关于《西夏书事》的研究成果中,对该书的议论褒贬和正统观念多持否定态度,而忽视了这两个范畴所具有的征实精神和历史认同意识,这恰恰是吴广成史学成就中极其重要的内涵。  相似文献   
25.
文学真实性的维度相当宽泛,可包含客观之真,也可包含主观之真;可包含可然之真,也可包含超然之真。它分为三个级次,第一个级次是本事之真,即真相的再现,以符实度为标准;第二个级次是常理之真,即逼真的表现,以可信度为标准;第三个级次是情趣之真,即超世的展现,以性灵度为标准。本事之真与虚构概念相对立,要求按照生活原有的模样和形态写;常理之真与虚假概念对立,要求按照生活应有的常模和形态写;情趣之真与虚伪概念对立,要求按照审美的绮情异趣写。以符实度为基准的作品,就是纪实文学;以可信度为基准的作品,就是现实主义文学;以性灵度为基准的作品,就是浪漫主义文学。  相似文献   
26.
哈贝马斯以其交往行为理论在更大程度上完善了语言哲学尤其是语用学的理论.他在总结分析哲学的三种意义理论,即格莱斯的意向主义语义学、弗雷格的真值语义学、维特根斯坦到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的基础上,对当前的语言哲学作出批判,认为这三种意义理论的前提是把有效性加以普遍化.他认为,语言行为不仅能行事,而且可以作为其它行为协调机制,而言说者是提出怎样的有效性要求、如何提出的有效性要求以及为什么会提出有效性要求的,是其交往行为理论的核心内容.他提出,有效性要求应包括真实性、正确性和真诚性三个方面,而上述的有效性要求的三个方面就是他对言语行为理论进行完善而提出的三个原则.  相似文献   
27.
先锋小说对传统现实主义的真实进行质疑,重构了文学的真实观,实现了对传统文学形式的彻底颠覆。  相似文献   
28.
在文学作品中,善于捕捉典型的“手”的细节,可以准确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显露人物的内心世界,深化作品的主题思想,加强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鲁迅小说对“手”的细节描写新颖深刻,古今中外的文学家,对“手”的细节描写亦不乏真实性与独创性。  相似文献   
29.
真实是报告文学的一个长谈不衰的话题。从这种文体诞生之日起 ,关于“真实”的话题讨论就没有停止过。本文从报告文学真实性的内涵谈起 ,分析了各种“真实”的见解与创作实践中的矛盾 ,提出了报告文学“真实”的看法 ,即 :非虚构的理念与体验性的时空  相似文献   
30.
贾平凹的长篇小说《秦腔》,以自己的故乡为创作背景,展开了一幅当下乡村世界的生活画卷。乡村生活的凋敝,土地伦理的嬗变,传统文化道德衰微引起的人心混乱和现实失序。深深触动了作家悲天悯人的情怀。作家带着传统故乡的记忆审视现实故乡,情感陷入了迷茫。作品以缓慢的叙述节奏,密实的生活细节呈现了一个真实的乡村世界,作家以深蕴其中的迷茫情感启悟着读者的深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