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89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71篇
教育   748篇
科学研究   538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45篇
综合类   65篇
文化理论   45篇
信息传播   1934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205篇
  2013年   204篇
  2012年   261篇
  2011年   289篇
  2010年   206篇
  2009年   215篇
  2008年   174篇
  2007年   171篇
  2006年   173篇
  2005年   176篇
  2004年   193篇
  2003年   188篇
  2002年   124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本文对我国电视综艺节目普遍存在的"克隆现象",从法律的视角进行审视.基于电视综艺节目是一种智力创作成果,着重从知识产权保护的角度,对电视综艺作品法律保护的可能性和现实性进行探讨,希望可以对避免"克隆风",纠正电视综艺节目市场的无序竞争,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62.
马莉 《青年记者》2007,(24):114
著作权亦称版权,即法律赋予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创作者的一种专有的民事权利,也就是作者的权利。编辑工作与著作权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可以说,从编辑向作者组稿起,到接受稿件、编辑加工、发稿、出书,以及出版以后,凡是涉及到书稿的问题,几乎都与著作权(版权)有关。  相似文献   
163.
出版(自由)权与著作权辨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玉生 《中国编辑》2007,(4):52-55,58
从公民权利体系角度看,出版(自由)权和著作权分属于不同的范畴,但是,由于这两个概念都与作品的复制、传播有关,因而有着密切的联系。目前,在理论上探讨两者的区别与联系的著述较少见,在实践中,对两者的混淆和误解却经常发生。前些年在北京审理的“侵犯《周作人散文集》著作权纠纷案”中,被告(一家出版社)就提出了一种有悖法理的观点:周作人已被剥夺政治权利[其中包括出版(自由)权],  相似文献   
164.
《北京档案》2007,(10):37-37
2007年第九期《上海档案》傅荣校的文章,从档案所有权及开发利用的角度,分析了法律规定与实际之间的差距。一、关于档案所有权问题。从根本上说,《档案法》规定着法律关系中各个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因而,以明确档案所有权为出发点,厘清档案法律关系,是一种明确的思路。但目前看来,《档案法》体现出这方面的特征尚显不足,主要表现在国有色彩强烈而非国有表达模糊、缺乏私人档案立法规定、关于档案著作权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5.
试论信息网络传播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著作权保护的方式就是赋予著作权人控制其作品传播的专有权利.在网络环境下,作品的传输不同于传统的印刷复制和广播、电视等,公众只是被动接受、单向传播的方式,而是双方互动的,公众可以自己选择时间和地点.由此便引出了如何让著作权人的专有权利有效地覆盖在网络传播上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6.
订立和履行出版合同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10月27日经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诞生了。在深入学习和实施新著作权法的过程中,结合多年来的出版实践,深感图书出版者学好、用好著作权法,依法进行自我保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本文就出版社在订立和履行出版合同中应注意的有关问题谈一些看法。一、订立出版合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图书出版者出版图书应当和著作权人订立出版合同。”即以书面的形式将图书出版者与著作权人协商的结果固定下来。应该看到,出版合同的订…  相似文献   
167.
出版界有一种值得注意的倾向:忽视对作者侵权行为的审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理论上不加重视.涉及审稿的论著大多强调政治把关、学术把关和文字把关,很少提及对作品著作权的合法性进行审查;二是在具体的工作中缺乏版权意识,认为"文责自负",且在出版合同中已明确规定了作者应保证拥有完整的著作权,因而对作者所拥有的著作权是否存在瑕疵不予重视.  相似文献   
168.
从文献信息的“上载”看数字图书馆的法律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媛 《图书情报工作》2001,45(4):70-73,54
探讨数字图书馆建设中文献信息“上载”涉及到的法律问题,包括文献信息“上载”权的归属、文献信息“上载”的侵权及侵权损害赔偿、著者隐私权等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9.
运动竞赛表演中的著作权保护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张杰 《体育学刊》2001,8(4):14-16
现代运动竞赛表演是竞赛与表演的结合,其表演的方式凝结了运动员和其他人员的智力劳动成果,具有知识产权的属性.进一步研究发现,运动竞赛表演实质上是著作权法中的“作品”,和它相邻的如技术创编、管理模式等亦可属此类作品,具有独创性、可复制性、可固定性等特征,应当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在此基础上,对现行著作权法提出了修改的构想.  相似文献   
170.
图书馆的网络服务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中国图书馆界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制定,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天的图书馆服务对网络环境的高度依赖,以及信息网络传播权对图书馆网络服务的制约,决定了图书馆界必须代表社会公众利益作出不懈努力。已经实施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为图书馆活动带来了保障,也形成了制约。图书馆界面临着新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