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4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12.
中国出版就这样快速地变化着。先是政、事分开,接着就试点企业化,可“试点”还没有试完,一下子又全面铺开了。当然,有了“与时俱进”的观念。就不必慌张,一切自然在掌握之中。正值此时,却收到《中国编辑》杂志的约稿函,说是要讨论一下‘坚守出版理想”的问题。真是一个好题目!  相似文献   
13.
自1999年至2001年,我连续参加三届法兰克福书展。若不是它拥有一个曾让我惊叹不已的、迷宫般的会展中心,若不是每年金秋10月第二周开幕的那场让全世界书商蜂拥而至的聚会,我,一个行为懒散无序的人,是不会如此有规律地登陆那个只有几十万人口的小城,尽管它曾经拥有德皇加冕地的辉煌,尽管如今它是欧洲最重要的金融商贸中心和第二大空港,尽管在静静的秋日里,梧桐树飘洒的落叶将美因河畔染得一片片金黄,它映衬着水中一群群白天鹅翩翩舞蹈……在书展上,我的工作很单纯,就是“选书”。三年间我大约购买了500多种书的版权,也接触了形形色色的书与人…  相似文献   
14.
我看当前图书市场──1998年中国图书市场访谈录(二)编者按:关于当前图书市场问题已成为业内人员和业内媒体议论较多的话题。本刊在1998年第8期刊登了记者对上海新华书店、新华书店上海发行所图书发行中心经理潘柏华的访谈录,并配发了编者按。我们在编者按中...  相似文献   
15.
辽宁出版集团与国外出版商合作模式,经历了从版权引进为主到实现版权、成品书、贴牌、共版等多元化输出转型之后,又进入到整体性的战略合作阶段。[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正时值陈原先生百年诞辰之际,商务印书馆同人打来电话,希望我能写一篇文章,以示纪念。放下电话,我的记忆回到一九九五年三月九日中午,在北京一间马克西姆西餐厅二楼,我和辽宁教育出版社几位同事,正在与"书趣文丛"总策划沈昌文等人对面而坐,商讨书稿的有关问题。其间有人说,见到陈原先生在楼下吃饭,我们去打个招呼?沈先生站起来说,陈原老不便见多人,我与晓群下去拜见一下。我在日记中写道:"一楼餐厅的  相似文献   
17.
一九四五年八月,三联书店树帜.它由生活书店、读书生活出版社、新知书店合并而成.早在一九三八年,范用先生就在其中的读书生活出版社就职了. 范先生入职读书生活出版社,缘于一九三七年"八一三"事变爆发.那年他只有十五岁,日本军队逼近家乡江苏镇江,他正在学校读书,经常参加救亡运动,又是家中的独苗.外婆担心他的安全,让他带上八块银元,去汉口舅公家中避难.舅公是会文堂书局的经理,从上海迁来的读书生活出版社恰好在书局二楼租房办公.翌年舅公不幸病故,舅婆要回浙江老家,行前提上一篮鸡蛋,将范用托付给读书生活出版社老板黄洛峰先生.读书生活出版社是共产党的办事机构,黄先生见到范用爱读书又机灵,就接受他做练习生,成为出版社中最小的员工,从跑邮局、取包裹、收发文件,到参与图书出版的有关事情,应学尽学,第二年加入共产党.  相似文献   
18.
正新年伊始,过往的工作兴奋还未散尽。回望2013年,就自己的文化生活而言,不敢说是一个"大年"。但可以记忆的事情总还是有的。无论在出版工作中,还是在自己的文字创作中,都留下些许这个年代的印记。回忆过去的一年,朋友们一定会说:"你一定又要提董桥、几米、沈昌文、祝勇了;你一定又要提海豚书馆、海豚文存、独立文丛、丰子恺系列图书、民国童书  相似文献   
19.
谁是我们的导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我为《中国新闻出版报》"晓群书人"专栏写稿,认真研究了10位出版大家,他们是张元济、王云五、邹韬奋、胡愈之、叶圣陶、张中行、周振甫、陈翰伯、巴金和陈原。本来还想再写几位,但此类文章实在不好写,也因为自己近期工作太忙、太累,就此搁笔。前些天上海书店出版社希望将文章结集出版,取名曰《前辈——出版十家》,收入  相似文献   
20.
为了书香缕缕──“书趣文丛”出版之后俞晓群,王之江读书对于许多人来说是终生心身相许的事,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以此为趣,或者说读出了趣味。那些手不择卷、终日穿行于书叶之中的人,不一定以此为趣,只是命运使然,服从一种状态而已。当然,我们并不是要求所有的人都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