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诗经》批评发展至晋南北朝时期,逐渐呈现出不同以往的新趋势,批评者文学鉴赏和艺术审美的自觉得到加强,涉及内容更为广泛,探讨角度更为开阔,出现了摘句激赏,文体比较,手法甄别,源流探索等新的批评现象,形成一才名范畴和命题,这在《诗经》文化史上具有较大意义,开辟了从文学角度研讨“三百篇”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王充撰写的《论衡》是一部内容丰富、批判性强烈的思想学术作,其中《自纪》、《超奇》、《佚》、“三增”、“九虚”等篇阐述了章(包括学)的相关理论,大抵涉及四个方面,即论学的实用性、真实性、审美性和创新性,不少观点对我们仍有启发意义,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3.
《诗经》批评发展至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渐呈现出不同以往的新趋势,批评者文学鉴赏和艺术审美的自觉意识得到加强,涉及内容更为广泛,探讨角度更为开阔,出现了摘句激赏、文体比较、手法甄别、源流探索等新的批评现象,形成一些著名范畴和命题,这在《诗经》文化史上具有较大意义,开辟了从文学角度研讨“三百篇”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周南·关雎》是《诗经》开卷第一篇,也是古往今来《诗经》学者论及较多、争议甚大而聚讼纷纭的焦点。本文借用接受美学观点就该诗主要反馈信息以及作品内蕴的审美价值加以粗浅探讨,以期对古代读者的接受意识、接受过程作些分析,对接受美学理论的具体运用作一初步尝试。承认阐释差距,建立接受历史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文学批评史的两汉时段,出现一个独特的理论内容———屈骚批评,即诸多学者对屈原及其《离骚》创作,各抒己见,发表评论,做出思想和学术意义上的价值评判,客观上呈现出批评与反批评的论辩态势,形成了较早的学术探讨热点。其中的学理与情趣饶有兴味,反映了汉代先贤的政治思想、文艺观念与生命意识,值得当下学人深思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细节描写是《史记》人物传记创作取得成功的重要艺术手段之一,它的效用三:以小见大,预示人物性格的发展趋势;画龙点睛,突出人物性格的主要特征;对比烘托,以乙衬甲,展现人物与众不同的独特个性。《史记》人物传记撰写有史笔、文笔之别,史笔录实,文笔拟虚;细节描写性质上属评议笔范畴,是作者司马迁在积累史实资料、掌握传闻信息基础上“遥体人情,悬想事势”的创作结晶,达到了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7.
“三百篇”诗歌出于周代社会不同时期不同政治地位的作者之手,不少篇章对作诗意图有自觉表述,个中可以看出周人对诗歌性质与功能的种种认识以及历史积淀的某些传统意识。周代诗人五六百年的诗歌创作实践及其初步明朗的诗歌观念,是后代诗学理论和诗歌批评形成与发展的母体、基石与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8.
纯真的友爱     
母爱是无私的、温暖的;父爱是真挚的、忘我的;友爱是纯真的、难忘的. 在期末考试的前一天下午,放学后我想放松一下,就和同学们在安居小区捉迷藏和逗哈巴狗玩.当时楼前马路上停放着一排水泥管,有几个男同学正在旁边推着玩,不料水泥管一滚动正好压住了我的右脚面,鲜血渗透了旅游鞋面.同学们急忙围上来,搀扶着把我送回家,并且帮我把自行车扛上了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