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7篇
教育   926篇
科学研究   303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283篇
综合类   29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69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169篇
  2013年   151篇
  2012年   180篇
  2011年   230篇
  2010年   195篇
  2009年   223篇
  2008年   243篇
  2007年   125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103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新闻前哨》2005,(12):7-7
11月8日,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表彰大会在京举行。我省有三位新闻工作者获得表彰,他们是湖北日报记者熊家余,湖北电视台编辑李登清,武汉晚报记者胡俊(女)。  相似文献   
102.
江城武汉,活跃着被誉为“江城四小”的四大都市报,它们分别是湖北日报报业集团的《楚天都市报》、《楚天金报》和长江日报报业集团的《武汉晚报》、《武汉晨报》。同城竞争,四大都市报皆使出浑身解数,以期在竞争的残酷中生存、壮大。长江日报报业集团在当下江城报业同质化竞争现象严重和“观点时代”来临的境况下,率先在其子报《武汉晚报》、《武汉晨报》分别推出言论版《声音》和《说吧》。  相似文献   
103.
陈栋 《今传媒》2007,(3):9-11
"为烈士寻亲"是2006年里一个让很多人为之感动的话题.特别是<武汉晚报>策划的"为烈士寻亲"系列专题报道,给广大民众留下了深刻印记.追踪报道华中科技大学学生"为烈士寻亲"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回访烈士家属,策划太原清明节公祭等系列活动,开展春节慰问烈士家属公益活动……整个系列专题贯穿于苦与乐、情与泪之间.  相似文献   
104.
黄逸秋 《传媒》2007,(12):32-34
2007年11月19日,武汉国药科技正式公布重大资产重组事项:"武汉国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其控股股东武汉新一代科技有限公司、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等各方于近期就公司重组事宜签署了《资产重组意向书》."  相似文献   
105.
11年前,丈夫出门打工,从此杳无音讯.为了弄清丈夫的生死去向,2005年2月,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农妇郝光珍向时任《武汉晚报》机动部记者的我求助.  相似文献   
106.
董岩 《今传媒》2007,(6):4-8
撒贝宁,1976年生于广东湛江,从小在军营长大.1984-1991年在武汉洞庭街小学、红领巾小学读小学.1991-1994年在武汉一中读中学,1994-1998年在北京大学法学院读书.1998年至今,为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主持人,同时继续在北京大学法学院深造,获硕士学位.  相似文献   
107.
《中国广播》2007,(11):23-23
10月18日,由北京人民广播电台、香港凤凰卫视、武汉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打造的武汉电台音乐广播,在武汉举行了启动仪式。  相似文献   
108.
2001年11年18日,武汉报业市场又杀出一匹“金”马——楚天金报,它本着“好信息是金,好服务是金,好感情是金,好报纸是金”的宗旨,打着“新一代都市风情报”的旗号,以低于其它报纸的零售价,突然出现在广大市民面前,开始了它的生命之旅。  相似文献   
109.
出版体制改革与改革中的出版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斌杰 《出版科学》2007,15(5):5-12
尊敬的学校、学院各级领导,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很高兴以武汉大学教授的身份给大家讲课.我要讲的题目是:出版体制改革与改革中的出版业.我的报告分为三个部分.  相似文献   
110.
农民工是从乡村向城市迁移的人,他们融入和适应城市生活的道路是曲折和艰难的,在城市里生活,没有改变自己的“贫”和“弱”社会状况,农民工是不被现行制度认可的、“亦工亦农”的、边缘弱势的群体,是城市的“边缘人”。而同时,不可否认他们的边缘性又直接导致了其就业、工资、福利等权益被严重侵害的局面,同时也被强势的传媒排斥和疏离。所以,农民工也是传播学意义上的弱势群体,往往被排斥在传媒信息的内容之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