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1篇
教育   61篇
科学研究   18篇
体育   376篇
综合类   169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41.
测定与分析了不同类型肌纤维在收缩过程中两种形式糖原(MG和PG)的分解状况。雄性Wistar大鼠分为2组:低糖组(LG)和高糖组(HG),灌注自由下肢和同时电刺激10min。收缩前后肌肉样本取自腓肠肌(SOL),外侧胫骨白肌(WG)和外侧胫骨红肌(RG)用以分析MG,PG和总糖原。结果表明:在电刺激收缩过程中,MG和PG同时作为底物被利用。在快收缩肌纤维(WG和RG)比慢收缩肌纤维(Sol)MG和PG分解明显增加。高糖组比低糖组MG和PG分解明显增加。不同类型肌纤维MG百分含量与总糖原浓度呈高度正相关。提示:肌纤维内MG的含量可能是糖原依赖性磷酸化速率机制的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142.
运动性骨骼肌损伤标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尽管血浆肌酸激酶(CK),肌红蛋白(Mb)和肌球蛋白重链(MHC)已经被广泛地用来评价运动性骨骼肌损伤,但是近来的研究显示所有这些指标都有其局限性。而与血浆CK,Mb和MHC形成对照,血浆骨骼肌肌钙蛋白抑制亚基(sTnI)可能是反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的一种特异性的早期敏感标志。  相似文献   
143.
应用TMG无创肌肉状态测试仪对静力性牵拉放松和Power Plate振动放松这两种不同的肌肉放松方法放松肌肉后其肌肉兴奋状态进行对比研究。实验对象为12名健康男性大学生,在肌肉重复疲劳后,即时使用TMG肌肉状态测试仪诱发肌肉自主收缩,测试肌肉对电刺激的反应时间和肌腹最大径向位移,在3分钟的放松后再次测试,采用多次实验和自身对照,量化地评价和对比两种肌肉放松方法的即时效果。结果表明采用静力性牵拉放松对疲劳肌肉的径向位移的恢复有更显著效果,对于肌肉反应时间的恢复,两种方法没有显著性差异。建议在大众健身和较低水平训练中普及静力性牵拉放松。  相似文献   
144.
学习弹奏钢琴需要较长的时期和大量的精力,这就需要有正确的弹奏观念和方法来指导,而正确的钢琴练习和弹奏,能有效地预防由骨骼肌、指腕肤和视力引发的各种钢琴职业病的发生,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45.
.一、培养兴趣,提高学生严谨科学的实验观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通过创设多种情景,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并养成严谨、科学的实验态度.例如:细胞模型、人体骨骼模型、耳模型、骨骼肌在运动中的协调作用的模型制作,环境污染课件、手抄报等等,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同时也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例如:在学习生态系统时,我们设计《跟我做生态球》的活动,目的在使学生在制作"生态球"及观察中认识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的真正含义.  相似文献   
146.
适应性训练对骨骼肌肌力、骨架蛋白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新东 《体育科学》2008,28(2):84-91
以雄性Wi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进行"3周、6周适应性离心运动训练"两种方式运动.其中3周适应性离心训练(渐进增加强度),每周5天训练,速度从20.0 m/min增加到32.5 m/min,每次20 min,-5°下坡间歇跑.6周适应性离心训练(相同强度),每周5天训练,前3周速度从20.0 m/min增加到32.5 m/min,后3周保持35.0 m/min,每次20 min,-5°下坡间歇跑.离心运动后不同时段和适应性训练后取大鼠后肢腓肠肌外侧头进行分析.6周适应性训练组进行一次性大强度离心运动,一次性离心运动实验为-16°下坡跑台跑,定量大负荷间歇性运动,跑速为26.8 m/min,运动5 min×10组,组间歇1 min.研究适应性训练后大鼠腓肠肌收缩力和拉断力和骨骼肌细胞骨架蛋白含量的变化特点;分析肌收缩力和拉断力与肌细胞骨架蛋白缺失的关系以及与延迟性骨骼肌损伤时血清酶升高的关系;通过观察大鼠经过适应性训练后,骨骼肌肌力及肌细胞基质蛋白含量是否会有适应性的变化,是否会因此提高对抗大强度离心运动所致骨骼肌损伤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7.
运动诱导骨骼肌分泌白细胞介素-6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期研究理论认为,骨骼肌是人体主要的运动器官,最近有资料研究表明,骨骼肌也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器官,能表达、合成和分泌多种生物信号分子,细胞因子IL-6是其中之一。运动诱导的IL-6介导了免疫调节和抗炎性效应。本文仅对骨骼肌分泌的IL-6产生的可能机制及在运动人体科学中的生物学意义以及骨骼肌“新”的功能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8.
目的:探讨间歇性低氧运动对肥胖及正常SD大鼠骨骼肌线粒体解偶联蛋白-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00只雄性健康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40只)和肥胖造模组(60只),从造模成功的SD大鼠中挑选40只,随机分为肥胖常氧安静组(A组)、肥胖常氧运动组(B组)、肥胖低氧安静组(C组)和肥胖低氧运动组(D组)。正常对照组随机分为正常常氧安静组(E组)、正常常氧运动组(F组)、正常低氧运动组(G组)和正常低氧安静组(H组),每组10只。第4周末次运动后24h左右进行采样,采样前所有大鼠禁食过夜,取后肢骨骼肌匀浆提取线粒体,用western blot的方法测定肥胖大鼠以及正常组大鼠的骨骼肌线粒体UCP3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正常组大鼠骨骼肌线粒体UCP3蛋白表达明显高于造模组大鼠(P〈0.05);低氧安静及运动组大鼠骨骼肌线粒体UCP3蛋白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常氧安静组(P〈0.05);低氧或运动对大鼠骨骼肌线粒体UCP3蛋白的表达的影响与大鼠的体脂百分比有呈负相关的趋势。结论:肥胖大鼠骨骼肌线粒体UCP3蛋白的表达低于正常大鼠,4周的有氧运动以及间歇性低氧刺激使骨骼肌线粒体UCP3蛋白的表达增加,运动与间歇性低氧刺激相结合能使骨骼肌线粒体UCP3的表达水平高于单一的运动或间歇性低氧刺激。而且,低氧刺激以及低氧刺激与运动相结合使得大鼠的体重、体脂百分比降低幅度比单一的运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49.
目的:探讨H2O2对原代培养骨骼肌细胞存活状态的影响;探索H2O2在不同剂量及作用时间对线粒体生物发生相关因子的影响,确定其体外最适作用剂量和体外最适作用时间(可激发线粒体生物发生,又不至引发细胞死亡),从而了解以H2O2为主的ROS对线粒体生物发生相关因子的作用机制。方法:提取新生24h内乳鼠骨骼肌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并用H2O2作为外源性ROS诱因,激发细胞线粒体生物发生。分别用MTT检测细胞活性、荧光定量(Realtime Quantitative)PCR方法检测线粒体生物发生相关因子PGC-1α、mt-TFA、mtTFB2、NRF-1 mRNA表达水平以及western-blotting检测磷酸化Akt水平。结果: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PGC-1αmRNA水平只在100μMH2O2作用3h后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增加;mtTFA mRNA水平在作用1h、3h、6h后均较空白对照组有明显增加,在18h后又下降;mtTFB2 mRNA水平则在3h、6h、18h后均较空白对照组有明显增加;NRF-1 mRNA水平只在作用1h后较空白对照组有明显增加,其他各时间点都没有改变。磷酸化AKt Western-blotting结果表明,空白对照组有较低的AKt表达,1h、3h、6h、18h组均有表达,且以1h、6h、18h组水平较高。结论:ROS的适量和适时都决定着其是以线粒体生物发生信号分子为主导还是以凋亡信号分子为主导作用而控制着细胞的生长、增殖与抑制、凋亡;外源性H2O2作用实验证实PGC-1α可能同线粒体生物发生的早期事件无关;适量H2O2激活了PI3K/AKt/PKB信号系统,使AKt磷酸化,介导了线粒体生物发生作用,保护线粒体呼吸功能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150.
健康新知     
《中国新闻周刊》2014,(20):95-95
刷牙可预防心肌梗塞;3D打印钛合金骨头假体;拍照记录生活会减弱记忆;锌离子对人体生物钟有重要作用;自闭症自测软件;一种蛋白质可延缓心脑和骨骼肌衰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