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2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21.
后主之词,罕有称之为"体"者,但后主词特色鲜明,影响深远,堪称后主体.后主体形成的过程,大体经历了早期学、早期文人词两个阶段;960年左右开始学花间体,但又融入一些更为浓郁的宫廷气息;归为臣虏之后,写出悲天悯人的以血书者,形成后主体的特有词体.  相似文献   
22.
“古诗”指十九首为代表的所谓汉魏之际丢失作者姓名也不知其写作背景的这批诗作,主体为文人五言诗,也包括一部分这一时期没有作者署名的乐府诗.古诗研究的多种可能性之一:古诗的作者不仅仅有曹植,更有甄后的作品,少量有涉及曹丕之作.三者之问的“情爱”以及由此生发的人性觉蠢,是“古诗”的基本主是.曹操、曹丕、曹植分别引领了曹魏时代三种情爱文化范型;借助人类一切的知识积累、方法积累,通过假设、推理、逻辑等人类各个学科行之有效的理论和实践经验,通过现有的材料,可以为这些千年疑案的破解开辟蹊径,为寻求最终的解决铺垫道路.  相似文献   
23.
木斋  李松石 《天中学刊》2005,20(1):51-56
花间体确立了“词为艳科”、小词小境、应制应歌、香软华贵等词体体制,是对早期民间词的一次文人雅化运动。花间体主要由温韦两大词体构成,韦庄体与飞卿体具有趋同性与变异性两大属性,是同中之异、异中有同的关系。  相似文献   
24.
木斋 《天中学刊》2004,19(3):69-77
陶渊明及其作品是其生活时代的“自然本体”,即渊明以他的人生思想、行为、作品呈现了作为生命的本真的状态,呈现了晋宋之际陶渊明的自然状态,其仕隐情结、雅俗统一等对立同一体构成了他与前代隐士的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25.
论初盛唐边塞诗的演进和类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初唐边塞诗,一是以李世民、虞世南为代表的早期边塞诗,二是以骆宾王为代表的贬谪边塞诗,三是以杨炯为代表的想象边塞诗。盛唐边塞诗五种类型不同,形成不同的边塞诗风格:王昌龄等以七言绝句填写乐府歌词,意象含蓄而概括;高适以实地经验加以想象创造,在似与不似之间;岑参以长期边塞生活写边塞,具体而奇异;王维以朝廷重臣赴边,风格贵重;李、杜以边塞诗表达政治怀抱,思想深邃。初盛唐边塞诗以其刚健崇高的审美,实现了对于六朝宫体绮靡诗风的变革,别开奇特雄伟的意象方式,从而健全了诗本体在唐诗阶段的意象构成,引导了近体诗与歌行、古风体的多元化建构。  相似文献   
26.
有学者说,任何一部文学史,都是当代史,这无疑是深刻的。当今的古代文学研究,正面临着方法论的变革。木斋先生的《宋词体演变史》和关于古诗十九首与汉魏五言诗发生史的研究,正如傅璇琮先生所说:"在学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是发人深省的具有颠覆性的、革命性的创新见解。"(参见傅璇琮先生《历史的化石·序》,东方出版社,2009年8月版)长江学者张法教授亦说:"木斋让中国文学史不得不重思重写。"木斋先生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之上,提出"重建学术机制和学术话语"的命题,值得学术界深思。由此本刊又特别邀请张法教授、欧明俊教授等学者针对汉魏五言诗和词体文学史的重新写作问题作了进一步探讨。这六篇文章提出了一系列有意义的方法论话题,希望能对我们的文学史研究在方法论上有所启迪,也欢迎学界同仁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27.
题材的世俗化、平民化和创作形式上的游戏化,是黄庭坚词的两种主要创作倾向,也是黄庭坚词本质的重要表现。题材的世俗化,使词的表现视野由唐五代、宋初的花间樽前、歌筵席畔、苏东坡似的士大夫情怀,进一步转到广阔的世俗生活,丰富了词的表现内容。创作游戏化,突出了词的表意功能,促使词体进一步由音乐文学转变为文学文本。这两种倾向,共同促进了词的文体属性的形成。  相似文献   
28.
古诗十九首“东汉”说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诗十九首的产生时间,古者主要为建安说和西汉说,现当代以来,才渐次形成东汉说这第三种说法。西汉说之衰落,是东汉说与建安说合力的结果。在西汉说被彻底否定之后,学术界才有可能开始进行东汉说和建安说这一细致的辨析,西汉说质疑的十九首中有使用非太初历的问题,在建安曹魏说中反而可以得到圆通;五言诗体的成立,在建安、黄初之间.作为五言诗冠冕的十九首.应该是建安、黄初及其之后的作品。  相似文献   
29.
东坡体经历了雏形期、形成期和高峰期的三个时期。密州时期的三大名篇,标志了东坡体三种体式的确立,黄州时期在表现主题方面有两大突破,一是对于自然的表达,二是对于日常生活的表现。社会角色的转换,使东坡更为接触大自然和底层的日常生活,从而将自然与社会,现实与历史,外物与自我,实现了高度的融合,并将豪放词、婉约词和旷达词都推向了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30.
中国文学就文学体裁而言,最早起源于甲骨文记载的应用性散文,随后才是诗歌的产生。诗歌的产生和两大文学艺术文化类型密切相关,即与音乐和散文有关。两者之间,应该是先与散文有关,诗的因素是从甲骨文的反复记录和书写中萌生的,以后到周公制礼作乐的时代,音乐的音律节奏引导了这种原本从散文文体中孕育出来的诗歌雏形,从而成为了中国最早的诗歌。无论是甲骨文还是礼乐制度,皆为帝王宫廷文化的重要组成,与所谓下层民众并无关系。因此,无论是最早由甲骨文记载的应用体散文,随后一些的政令性散文、记载历史的散文《尚书》,还是与西周礼乐制度密切相关的《诗经》,都同样是贵族政治制度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