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40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本文运用马斯洛的有机体"匮乏--需求"理论对新闻可读性的形成进行了分析。论文认为,新闻的可读性源自于受众的匮乏感。因此,我们在新闻信息传播中要以受众为本位,传播与他们的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  相似文献   
32.
听朋友说,《楚天都市报》办得有特色。于是,就订了一份,一看,果然有些新鲜,尤其是新闻标题,制作得自然淡雅,愈品味道愈浓。不妨展示几条: 不听专家言 吃亏在眼前 二滩水电站:八亿元打个“水漂” (1998.11.30.6版) 赖帐者 拿钱来 武汉中院昨令债务人履行债务 (1998.12.11.1版) 咳嗽喷嚏一声连一声 从哈尔滨打到大北京 流感骤袭我国北方  相似文献   
33.
新加坡新闻传媒控制模式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加坡是一个多元文化社会.在这个拥有400万人口、650平方公里土地的城市国家里,汇聚了中华文化、欧美文化、印度文化和马来文化.多元就意味着"无元",因而有人将新加坡称为文化的边缘地带.[1]意思就是说:从文化上来讲,新加坡是一个没有归宿点的国家.然而,就是这种本土文化的缺失感培植了新加坡强大的融合力和创造力.自1965年建国以来,新加坡从"文化边缘"中奋起,积极进行融合,创造出了自己的行为模式,形成了独有的"亚洲价值观".显然,新加坡是个充满创造力的国家.  相似文献   
34.
第四媒体崛起与中国新闻教育改革(之十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络在世纪之交悄然崛起,将引发中国大陆新闻教育一场巨大的变革。这是一场以培养现代化新闻与信息传播人才为目标的变革,涉及到新闻传播最基础的理论和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增长率模式等方面,因而是深刻而又难巨的。我国新闻教育界对此早已开始探索,初步形成了富有特色的“理远程交叉”的学科发展思路,总结出了一些带规律性的经验。  相似文献   
35.
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楚天都市报襄樊版》于今年3月2日创刊。《楚天都市报襄樊版》具有独立刊号,是国家正式批准的第二家省报地方版。该报在报头上打出的口号是“襄樊人的都市报”,其抢滩登陆、与襄樊本地原有报纸竞争合作的战略意图由此可以管窥。  相似文献   
36.
从"人本位"到"事本位"--我国灾害报道观念变化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灾害报道,因其内容的特殊性,我国采取了特别谨慎的态度.纵观新中国50多年来的灾害报道,是遵循着一条特殊的发展轨道的.其观念和形式,在这期间都发生了显著变化.这种变化,以20世纪80年代初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阶段灾害报道的主要特点是以"人"为本位,追求的是一种教化层面的意义,后阶段转向以"事"为本位,追求的是一种信息层面的价值.  相似文献   
37.
中国的改革开放,将新闻报道带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这不仅体现在内容上的开放性,而且体现在形式上的多样性。每天翻开报纸,打开电视,进入网站,我们都不难发现,当前的新闻报道在形态上较之改革以前又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些变化,归纳起来体现出如下一些特征:  相似文献   
38.
本描述了图表新闻的四个特征:直观、概括、简洁、灵活。同时对其产生的背景作了分析,认为图表新闻的出现是报道形式的一次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39.
从表层事实来看,武汉的报业竞争相当激烈,而周边城市报业发展不足.随着武汉城市圈的相互合作与流通的加强.作为信息流通和社会整合的重要载体.武汉城市圈的报业如何一方面既承担起相应的功能.另一方面又能顺时而变做强自身,从媒介生态系统和谐的角度来看.搭建合理的城市圈报业格局相当关键。  相似文献   
40.
新闻文本具有商品属性,它与一般商品一样可供人消费。但新闻文本消费具有多层面性、创造性、重复性、被利用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