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2028篇
科学研究   68篇
各国文化   23篇
体育   75篇
综合类   59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12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174篇
  2013年   241篇
  2012年   265篇
  2011年   309篇
  2010年   240篇
  2009年   191篇
  2008年   286篇
  2007年   149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感恩之旅     
从下面两道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60分)翻开自己的成长日记,每个人都会回忆起珍藏在心中的那份感动:也许是孤独时得到的一个问候,也许是沮丧时得到的一个鼓励,也许是跌倒时得到的一个搀扶  相似文献   
32.
华兹华斯是英国著名的湖畔诗人,卢梭的“回归自然”对他影响颇深。宁静优美的大自然触发了诗人的灵感,使他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诗人不赞同牛顿用科学的“魔法”将彩虹分析为一道道的光谱,艳丽奇幻的彩虹犹如诗人的理想,虽可望而不可及。但却能给他无限的希望和心灵的慰藉。诗人的行为如孤独自由的流云,性格似高洁自恋的水仙,他以一颗赤子之心,坦然面对死亡,诗意地生存着。  相似文献   
33.
34.
郭敏 《语文天地》2011,(1):22-23
曹文轩《草房子》的一小段文字《孤独之旅》被选人了初中语文课本,这是一段小学生杜小康走向成长的文字。大红门里的杜小康,因家道一落千丈而失学,其痛苦中的沉沦与奋争,撼人心魄。他跟父亲放鸭的那些日子,寂寞、孤独煎熬着他,也在摧生着他。暴风雨里,他像高尔基笔下那只搏击风浪的海燕,在莽莽苍苍的芦苇荡里狂奔着,追赶失散的鸭群。  相似文献   
35.
袁小艳 《语文天地》2011,(13):54-55
一块孤独的石头坐满了整个天空,没有任何夜晚能使我沉睡,没有任何黎明能使我醒来。因为,你老了。——题记都说,人生易老。是啊!天地轮回,长大,变老,再平常不过的事。但,你只有一生,你没有下辈子,所以,每个人的一生,就应非同凡响。  相似文献   
36.
《碧奴》是苏童沉寂许久的一部力作,它述说了关于一个女人千里寻夫的故事,一个持久、艰辛的历程,呈现一个女人柔韧、坚强的品格。《碧奴》中,对于"眼泪"的书写是苏童煞费苦心的一个环节,对"眼泪"的表现形式"哭泣",他作了极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描写,"眼泪"贯穿整个文本,赋予"眼泪"这一种人类感情表达方式以更深层的内涵。  相似文献   
37.
当我遇见你     
我遇见你,在你的迟暮之年。没有典雅高贵的名字,没有可以用来昭告世人的传奇,你的一生就如同门前那条流经百年、亘古不息、毫无波澜的河,低吟浅唱着那一首首乡间小曲。你,是我的奶奶,却也是这辈子我最没来得及好好去爱的人。  相似文献   
38.
玩捉迷藏的时候,大家总是不愿意做抓鬼的那一个。然而有时想想,躲藏的那一个,其实也是很辛苦的。费尽心思想要寻觅一处隐秘的藏身之处,艰难的调整好姿势,试图让自己完全蜷缩起来躲在一个最不易被察觉的小角落,忍受狭小空间的压迫感和肢体的扭曲,在无人  相似文献   
39.
在没有水的时候,各样的生命被死神从领土上驱赶前行,唯一留下来的是土——支撑着所有生命与自己生命的泥土。在最后一点生命被榨干的时候,它们留下最后也是最坚定、最宝贵的意志,用无法想象的巨大压力把这最重要的部分压进自己的骸骨,然后用哆嗦着的、枯瘦的手抹去嘴角最后一点残笑。这时,一个全新的载体就生成了。成片的泥土接二连三地死掉,  相似文献   
40.
深度理解经典文本《莎菲女士的日记》中的莎菲的形象,在文本中莎菲作为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女性沉缅于自己心灵的苦痛之中,挣扎冲突最终奋起的心路历程,揭示了那个时代所给予女性的印记。本文以莎菲情感世界的孤独状态为切入点,对莎菲形象作以分析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