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65篇
科学研究   9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3篇
信息传播   800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41.
王飙 《编辑之友》1998,(3):42-43
写文章征引文献注明出处或对有关内容加以说明时,常常按照所引用的文献或说明的内容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加以标注,并将注释序号置于其右上角。如果所标注的是词或短语,即使它在句末,注释序号也应放在句末点号之前。但是,如果所引用的文献或说明的内容语义、语气完足,也就是说,是完整的句子、句群或段落,那么.句末点号与注释序号哪个在前、哪个在后呢?目前,我国出版界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并不统一,大致归纳一下,有两种不同的标注方法。  相似文献   
42.
图书精品纵横谈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前,出版界“精品意识”、“精品工程”、“书出精品,社创名牌”、“多出精品”成了颇为时髦而且喊得相当响的口号·出版界关于如何“实施精品战略”的学术讨论也逐渐热起来。要想“实施精品战略”,首要问题应该明确什么是精品。关于什么是精品的认识,目前学术界很不一致。有人认为,精品就是受读者喜爱的精神产品;有人认为,精品是一个质量概念,糖品主要看图书的内容质量。有人认为大部头、豪华精装、获奖书、名家作品都是精品。究竟什么叫精品?精品的内涵和外延是什么?精品都具有哪些特征?怎样才能走出图书精品的误区?本文想谈些浅见。  相似文献   
43.
缪立平 《出版参考》2010,(16):34-34
两岸出版界互通有无已20余年,过去,多半以私下约定的方式合作,虽然因此产生过不少商业上的纠纷,但是华文出版业的发展趋势,还是让两岸业者选择了合作的道路。  相似文献   
44.
当前,整个出版界创名牌、出精品、上效益的意识越来越强。作为出版社基本生产单位的编辑室,如何扮演好自己所担任的角色,发挥自己的功能作用,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迎接新世纪的到来,的确是个策略性问题。  相似文献   
45.
《编辑之友》1998,(5):57-57
最近出版界开过两个很值得一提的理论研讨会,一个是中国编辑学会的年会,一个是由中国期刊协会、新闻出版署培训中心等召开的期刊理论研讨会。两个会议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与会者带着在实践中引发的问题就编辑审稿与期刊发展进行了认真的理论思考,从而对中国出版业的改革提出了许多有深度有新意的见解,会议的议题是务实的,参加者的态度是务实的,提交的论文也是务实的这些,读者可以从本期选发的部分论文中有所感受。  相似文献   
46.
《现代出版》2007,(3):58-58
年度性的“上海市出版社图书出版社会效益评估”活动始于2004年,引起中国出版同行的关注.特别也受到上海出版界的瞩目。在2004年的评估中,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以97分拔得头筹。2005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成绩是第3名。[第一段]  相似文献   
47.
图书评奖特别是国家大奖的确立,是我国出版界实现精品战略的内在推动力,也是出版社在努力实现经济效益同时的一种外在压力。  相似文献   
48.
大文化·大媒体·大编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之后出版界的第一次大聚会——第十八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已胜利闭幕。以大文化·大媒体·大编辑为主题的首届中国编辑高层论坛的成功举办,成为本届书博会的一大亮点。而中国编辑学会之所以要创建这样一个论坛,就是要在全党全国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的时候,倡导  相似文献   
49.
1977年1月,浙江省出版局来了一位新领导,他就是后来享誉浙江出版界的马守良同志。  相似文献   
50.
"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韬奋先生的精神,这就是他之所以感动人们的地方."这是毛泽东同志对于韬奋先生的赞誉和对韬奋精神的概括.出版界设立韬奋奖,宗旨也是在表彰出版、编辑领域为人作嫁、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