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637篇
科学研究   75篇
各国文化   8篇
体育   56篇
综合类   63篇
文化理论   18篇
信息传播   16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155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214篇
  2011年   242篇
  2010年   204篇
  2009年   178篇
  2008年   317篇
  2007年   232篇
  2006年   190篇
  2005年   151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4 毫秒
51.
经济权力对都市报价值取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敏直 《新闻界》2006,(2):27-28
在传媒市场化的进程中,经济权力越来越深刻地制约与影响着媒介的价值取向。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与企业角色常常产生冲突与错位。本文对都市报的发展战略定位、新闻选择、议程设置等方面的分析,揭示经济权力对其价值取向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52.
时间观念与人类社会进步的脚步始终如影随形,从循环时间观到线性时间观,乃至现代社会的钟表时间观和新时空观等,都可以看到时间观念对社会进步的影响。“大众传媒时间”是当今占据统治地位的时间观念,休闲是一个贯穿始终却又具有时代特色的人类活动,本文从时间观念考察“大众传媒时间”对人类实现休闲理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53.
张华 《视听界》2006,(1):135-136
作为现代大众传媒的主角之一,江苏省广电事业的发展非常迅猛,对百姓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江苏广播电视总台(集团)经过四年多的不断探索和发展,电视节目的生产方式和运行机制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以人为本”的办台理念已深深地烙印在每一个广电人的心中。“以人为本”不仅充分体现了江苏广电的办台宗旨,同时也体现在总台创建品牌建设的工作当中。2005年10月18日,总台CI设计作品知识产权交接,这标志着江苏广电总台(集团)作为在江苏和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和较高知名度的主流媒体机构,跨出了实施品牌战略的新步伐,进入了品牌建设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54.
陈炜 《新闻传播》2006,(8):19-21,27
伴随着法治观念的深入,2005年传播法的发展和研究出现了颇为兴盛的态势。这一年,大量西方传播法著述被译介到国内,国内有关传播法的理念、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研究也出现了专业主义趋向。传播法研究的深入,使得传播法在中国日益朝着一个法学和传播学的交叉学科发展。但是中国传播法的研究毕竟仍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在2005年的研究话题中,应用性的热门话题主要集中在大众传媒的运作、职业道德等方面,基于法学角度的学术性研究话题较为分散,但是与以往相比,相对更为深入。  相似文献   
55.
广播作为台湾最重要的大众传媒之一,近十多年来,广播电台不仅在数量,而且在经营体制、节目形式内容、传输手段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台湾的广播始于1925年6月,日本殖民当局的“总督府”在台北曾从事为期10天的试验性广播,1928年2月29日,开始正式用日语播出,每天播音  相似文献   
56.
赵星 《记者摇篮》2006,(4):60-61
在信息爆炸时代,大众传媒给一代人的成长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其中电视的影响可谓最大。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因为电视有它的教育功能、传播新闻功能;另一方面,它造成了人们对电视的依赖,越来越多的人业余时间几乎都花在电视机前,当前摆在我们电视人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是:电视媒体怎样才能有效应对人们思想意识多元化,怎样不断增强电视媒体舆论引导有效性,提高舆论引导总体水平,使之在推动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一、找准思想性与贴近性的结合点一般来说,公众舆论是群众对社会问题的一种口头反映,是社会意识形态的雏型,它带有公开性、…  相似文献   
57.
田薇 《记者摇篮》2006,(9):36-37
在现代社会里,大众传播媒介与人的关系极为密切,媒介在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众多领域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对受众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审美观都能产生重大影响。那么,作为社会的公共财产和人类的公益事业,大众传媒如何以高品位保证传播质量,如何以软着陆体现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58.
报业竞争“城市化”与农村市场“荒漠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玲 《新闻前哨》2006,(5):16-17
大众传媒应该面向全体人民,全方位地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但是,在现代中国,大众传媒与受众之间的关系颇为尴尬。这种尴尬主要表现在占全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享受不到与城镇居民相等的信息待遇。大众传媒对农村受众漠视,广大农民在媒介内容中缺失。这就是中国传播界经常议论的话题:报业竞争“城市化”与农村市场“荒漠化”。  相似文献   
59.
一、大众传媒对农传播缺失的现状及其成因 目前,传媒对代价和报偿关系的衡量,使它远离了农村和边远地区。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大众传媒作为经济牟利的角色表现得愈益突出。作为政治经济化中心的城市,人口高度集中,交流活动频繁,生活节奏较快,能够不断产生丰富的信息,而且有着便捷的信息传输渠道,这样媒介从城市获取信息付出的信息成本相应较低。因此,大众传媒的基地大都设在城市。  相似文献   
60.
一个国家的传媒随国家发展而发展.大众传媒在某个时期的影响范围、结构组成、价值取向都可以看为特定社会政治变革的证据.大众传播媒介在社会变迁和国家发展中的功能和作用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一直是新闻传播理论关注的热点。孙聚成博士的学术专著《信息力:新闻传播与国家发展》.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新闻传播参与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做出了清晰的回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