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16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4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51.
晚清士林之翘楚刘鹗承传中华民族勇于创新的精神,在其四大谴责小说之一的《老残游记》中,作者以高度自觉的创新意识与难能可贵的创新精神,在首揭"清官"之恶的主题展示与叙事模式、心理摹写及状物拟人等艺术表现方面都给人以"陌生化"的全新审美感受,其成就与贡献都是空前的。就此展开全面而深入的研究,这对于继承优良传统、提升自身价值、促进社会发展都将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2.
作为中国文学浪漫主义源头的屈骚,其诗歌意境的营造主要借助于自然形态、社会形态、历史形态、神话形态这四大精神家园之媒介,在诗人溯古探今、上天入地的不息追寻中,强烈抒发怀才不遇、忧国忧民、固持操守、忠君爱国的深厚感情,从而形成具有崇高、悲壮、凄怆意蕴的屈骚意境审美特征。屈骚意境,经过杜甫的潜心揣摩与自然融通,形成了其诗所蕴含的崇高悲壮、沉郁顿挫风格的意境之美,从而使其诗歌别具骚雅之魂魄而焕发出空前的艺术生命光彩。  相似文献   
53.
本文在《<归去来兮辞>创作地考辨》的基础上,进一步探析《归去来兮辞》标题的深刻内涵及其正文有关句式的重要意蕴,得出更趋完善的: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作于彭泽辞官之后,诗人归田之前,全赋内容纯为悬想之辞。  相似文献   
54.
瞿秋白是集革命家、理论家、宣传家、文学家、诗人于一身的我党早期卓越领导人之一。秋白的旧体诗词意蕴深厚、意境醇雅、形式多样、古色古香,别具艺术审美价值。从对传统古典韵文接受生态之视角看,其旧体诗词,包括集句诗、活剥诗、打油诗等等,既有对于古典韵文外在形式的仿拟,又有对于古典韵文内在意境的汲取,内外结合,形神兼备,“采铜于山”,“自铸伟词”,水乳交融,出神入化,从而构成了秋白旧体诗词的真、善、美与雅、婉、秀兼容并茂的艺术审美特征。秋白旧体诗词之美,主要源于家乡贤哲的熏陶、书香门第的承传、勤学苦读的磨砺及其时代风云的激荡等因素。秋白旧体诗词,无愧为中国三千年诗歌花园中的一株艳丽夺目而雅婉凄关的奇葩。  相似文献   
55.
56.
文章从历代文献典籍、自然环境、家族传承、民俗风情和文化融等方面,对镇江文化生态兴劢的原因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57.
《诗经》自然生态意识新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诗经>中"鸟兽草木"等动植物计有250余种,它们不仅是博物学层面的功能符号、社会学层面的文化符号,而且是文艺学层面的情感符号,更是教育学层面的启蒙符号.这四个知识层面都是先民们亲近自然、友爱自然的美好结晶,也是孔子"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深层内涵之所在.阐析<诗经>自然生态之审美意蕴,旨在激发与增强今人关爱自然之意识.  相似文献   
58.
在佛老之学的影响下,禅宗“即心即佛”、“无着无住”的随缘任运的思维方式与“当头棒喝”的“顿悟”意念,以及道教偏重于崇尚自然、梦幻神游、浪漫超脱的思想特征等因素,皆直接影响唐人对诗歌意境理论的探讨,有助于唐代诗歌意境理论的完善与定型。皎然《诗式》以“取境”为中心论诗;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思与境偕”、“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和“味外之旨”、“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诗学思想与审美观念,正是中国诗学意境论走向成熟的鲜明标志,开启了宋代严羽“以禅喻诗”等诗学思想的不二法门。  相似文献   
59.
墨点无多泪点多-贺双卿其人其词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对生于丹阳、嫁于金坛的清代名女词人贺双卿的生平事迹及其词作进行了介绍和评价。在“暴夫恶姑”的家庭里,她受尽了肉体与精神的剪熬,发而为词,多悲苦凄恻。她的词多以实景为比兴材料,意境优美、造语素朴、善用白描、一副“田家语”,别具特色,在中国词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0.
<诗经>是中国梦幻文学的源头之一.<诗经>的梦幻描写多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呈现出鲜明的功利性;<诗经>开创了中国梦幻文学的创作传统,奠定了梦幻文学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