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85篇
体育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诚信观是个体关于诚信的含义、价值及其判断标准的系统性认识。我国儿童、青少年基本上能够对诚信的含义有准确的把握,其诚信观在对己、对他两个范畴上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在诚实观上,男女学生的对己诚实观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高于男生,在对他诚实维度上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在守信观上,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在诚信对象的选择上,具有依亲情的亲疏程度选择个人诚信对象的倾向性。  相似文献   
72.
教师对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所持的看法即教师的学生观,学生观属于社会心理形态的教育观念,它代表了教师的价值取向。教师学生观的形成是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与教师的教育实践经验相互作用的结果,不同国家教师的学生观由于其社会文化背景及教育实践方式的差异而有所不同。日本教师的学生观是日本教师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分析研究日本教师的学生观是了解日本教师文化、认识日本教育活动特性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73.
学生互动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学生之间的人际互动在实践中往往是不被重视的 ,但它却是制约教育成效的关键因素。学生互动行为具有一贯性、调适性的特点 ,它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社会化进程 ,同时对提高学生的教育抱负和学习成绩具有重要意义。影响学生互动效果的因素主要包括性别、体形、性格、空间距离等  相似文献   
74.
一、问题的提出初中生对于教师的角色期望是指教师群体在教学管理、教师的品质态度、教学技能等方面所应具有的理想特质在初中生观念中的具体反映。本文主要立足于初中生的教师角色期望问题,运用问卷调查及访谈的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对于初中教师来说,初中生作为初中教师群体的现实作用对象,他们对于教师的角色期望不仅  相似文献   
75.
合作学习是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教学方法。其作用不仅表现在学术领域,而且对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提高也非常重要。当前,制约合作学习效果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对合作学习精髓的理解不够深刻,导致操作方式不当。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教师片面追求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形式,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及过程没有进行认真的设计。2.小组成员没有明确的小组合作学习问题,没有作预先的准备,想到哪说到哪,致使小组合作学习不能深入。3.合作学习小组内部各成员之间缺少平等的沟通与交流。4.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充当了不正当的角色。…  相似文献   
76.
试析教育功能的演绎李德显华东师大教育系对教育功能的探讨可以说是由来已久,而且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以往的探讨似乎多是流于形式,缺少一种令人信服的根据或机理。为此,我们在探讨教育功能的演绎之前,有必要澄清这样一个问题,即教育的构成要素。以往在探讨教育构成...  相似文献   
77.
78.
关于“教育”的学术定义历来是有多种解释的。美国学者曾认为,“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教育就是个人获得知识和见解的过程,个人的观点或记忆得到提高的过程。”日本学者的观点是“所谓教育,乃是把本是作为自然而降生的儿童,培养成为社会一员的工  相似文献   
79.
全日制教育博士是一个新型的群体,特殊的身份使他们面临着多方面的矛盾。应用冲突理论、角色互动模型以及符号互动论为研究工具,用民族志研究方法对L高校的六名全日制教育博士展开研究,发现他们主要面临角色的冲突、学习的压力、生活的矛盾以及未来的迷茫等困境,并就此从制度完善、培养模式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0.
一年级大学生不适应性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们把大学比喻成“象牙塔”,无疑说明塔内与塔外的人们之间存在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至少在高等教育还未能实现大众化之前,这条鸿沟的存在是显而易见的。即使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之后,作为“社会一角”的大学与其他地域的人们(同龄人)仍然会存在一条社会性的分界,只不过区分的界限或许有所改变而已。无论如何,在当前现有的社会条件下,能够进入大学校园的人毕竟超于希望进入大学的人们。而真正能进入大学的人们或许也有他们的彷徨与无奈。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目标实现后的迷茫目标作为个人活动的方向与动力,失去了目标也就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