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1200篇
科学研究   56篇
各国文化   91篇
体育   84篇
综合类   37篇
文化理论   75篇
信息传播   31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169篇
  2013年   170篇
  2012年   217篇
  2011年   214篇
  2010年   160篇
  2009年   144篇
  2008年   200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1.
书法不仅是中华文化的语言载体,而且也是最高的艺术体现,是中国人接受审美教育、陶冶灵魂最直观、最普遍的载体,书法在中国人文教育中处于不可或缺的地位。《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特别指出:要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写字规范、端正、整洁,体会汉字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92.
TRIZ理论的推广不仅要与需求相融合,更要加强其自身理论建设,构建基于本土社会的理论,以促进理论的深化和发展。提出了传统和现代交融、东方与西方会通的TRIZ理论本土化模式,探索了TRIZ理论由引进模仿走向创新和超越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93.
新宾满族人民至今在饮食、服饰、建筑等日常生活方面依然比较完整地保留着满族的传统。在和汉族人民长期的共同生活中,一方面满族文化受到了汉族文化的冲击和同化,另一方面满族文化也对汉族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4.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瑰丽灿烂,中华传统文化是世界文化极其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为此,我们应该引导学生通过诵读经典诗文,让语文焕发生命的光彩。一、打造校园文化,创设诵读经典的氛围经典诗文好比一粒种子,埋进心里,然后会慢慢发芽。因此学校要营造学习、  相似文献   
95.
本文通过对现有文化传播途径的总结和中华文化在国际影响力现状的分析相结合,从文化内容选择、表现形式和运作模式三方面提出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具体办法和方向。并阐述了中华文化在国际影响力提升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6.
97.
刘桂芬 《学周刊C版》2011,(3):145-146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中的精粹,是学生感受中华古文化的一个窗口.但由于古诗词语言与现代语言有差距,为使学生理解古诗词的内容,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鉴于小学生知识量的局限,理解力偏低.现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对三至六年级的古诗词进行了注释,共有149条,大致分为以下几类:有解释地名的,有注释古今异义的,有介绍词牌名称的,有注释古代物品名称的,也有描写事物样子的注释,也有和现代不同的语气词.这些注释,内容丰富,可增加学生的知识量,给人以启迪,是不可缺少和忽视的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98.
闽南侨批源于民间个体的跨国金融与通信活动,却在近代中国跌宕起伏的历史中汇聚成一个群体的文化行为,衍生出丰富的内涵和作用。闽南侨批以"银信合封"的方式架设起华侨与侨眷之间的双向交流,促进了现实与情感的融合,成为中华文化延续和传承的支撑力。传统文化以侨批为载体,以家族宗亲理念为根基,进而形成以血缘、地缘为中轴的乡土观念,滋养出浓厚的故乡情感,派生出近代华侨华人在中外文化交融之下的社会改造理想。这种情感最终演化为爱国主义的民族情怀,作用于近代中国的社会政治变革。在悠久的华侨华人历史中,中华民族的文化力量正是在这种情感升华中得以绵延传承。  相似文献   
99.
以塔里木大学少数民族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度、情感度、对本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关系的认识三个方面分析了南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中华文化认同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0.
学习一种语言就要学习其所属的文化。文章从对语言与文化的相互关联又相互影响的关系的认识,厘清学生对文化认同、中华民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个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从学生文化知识背景缺失及当前反分裂反渗透的形势等方面,阐述在预科阶段纳进中华文化内容的必要性;同时通过问卷、学生汉语水平与师资教学能力评估、课程类型特点及政策支持等方面的阐述分析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