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小学低年级的说话写话训练常常要借助图画。学生经过观察和思维,再用语言文字把图意表达出来。因为图意可以用语言文字表示,所以教学时可把图画当成文章加以处理。采用整体感知——部分研探——整体理解的课堂结构。整体感知,就是图画意思通过学生感官在头脑中产生直接的总的反应,为具体深入理解图意做好铸  相似文献   
2.
教师指导—学生作文—教师批改—教师讲评的传统作文教学模式的弊端,已被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所认识。但设计什么样的教学结构取而代之,教师苦于无路。根据这种情况,我们就优化小学生完成一篇习作的过程问题,进行了改革实验。实验中,在理论上进行了认真探讨,在实践中进行了反复摸索。认定完成一篇作文的过程,应由摄取信息—思维定势—信息交流—信息加工—表述成文—全面反馈—评后再改七个相互联系着的环节组成。  相似文献   
3.
一、导学法的产生 本溪县小学语文教改课题组对全县中高年级阅读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中,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发现了不能等闲视之的问题。主要可归纳四个方面。 (一)教学观念陈旧。多数教师总是从教师怎么教的旧观念出发展开教学活动。忽视学生怎么学的读书  相似文献   
4.
人们习惯把小语教材中的阅读课文和独立阅读课文分别称之为二类课文和三类课文。二、三类课文在教材中所占课数的比重,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渐适当增加。这种教材编排原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大纲》指出:“对于阅读课文,教师要着重指导学生运用从讲读中学到的学习方法进行阅读;对于独立阅读课文,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阅读,读后适当检查阅读效果。”然而,多数教师无视大纲要求,把二、三类课文一律上成讲读课。这样就使二、三类课文教学长期偏离大纲要求,严重阻碍了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为使二、三类课文的教学贴近大纲要求,把培养自学能力的任务落到实处,我们对二、三类课文的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认为阅读课文运用“考查法”,独立阅读课文运用“自测法”是可行的。考查法的教学过程是: (一)教师设计问题。根据阅读课文的特点和训练的重点、难点,教师通过认真备课设计出难易适度的若干问题,并在课堂亮出。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运用恰当的学习方法自学,提出自学要求。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来,小学生写错别字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必须加强识字教学,扎扎实实地提高识字教学质量,以减少或杜绝学生的错别字。 一、低年级语文教学必须以识字为重点  相似文献   
6.
有一位教师讲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问学生,“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学生被问得目瞪口呆。还有一位教师讲完《草地夜行》一课,笔者问学生:“小鬼为什么能鼓起勇气向前走?”学生虽经再三思考,仍做不出回答。上述两例要求学生回答的问题,都是课文后面的作业题。学生做不出答案,只好再回到课文中寻找,或请老师代答。像这样在讲读课文中寻找,或请老师代答;像这样在讲读课文时把作业题置诸高阁,导致课堂教学恶性  相似文献   
7.
有一位农村教师在检查《夜莺之歌》(六年制小语第十册)自学效果时问:“你们觉得本文的结尾写得怎样?”这时有三个学生相继回答说:“本文结尾含蓄,耐人寻味。”教师说:“很好。”于是,对本文结尾的处理就以这样草率的问答而告结束。课后,笔者好奇地问了这三个同学:“《夜莺之歌》的结尾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我先后听了十几位老师关于《草地夜行》和《赤壁之战》两篇文章的讲读教学。他们对《草地夜行》一文中夜景描写的渲染作用和《赤壁之战》中伏笔手法运用的好处,教学很不得法,使学生很难从学习范文中吸收“营养”。他们的教法可分三种情况:一是脱离教材,把文学术语按参考书的说法,生吞活剥地搬给学生。这是小学生所不能理解的。二是脱离实际地大讲其“渲染”、“伏笔,在文学作品中如何能加强艺  相似文献   
9.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六年制第10册第1课)通过回忆鲁迅先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几件事,反映了他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痛恨旧社会,热爱劳动人民,“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伟大精神。为表达这一思想,作者精心设计了文章结构。其特点有三: (一)先果后因,发人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