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一、生命的课堂是自主创造的课堂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里,知识作为目的的价值在缩小,而更多的是作为手段来促进智慧的发展、人格的陶冶和心性的完善。所以,新课程改革将课堂目标定为"知识和能力"、"过  相似文献   
2.
丁爱红 《陕西教育》2011,(11):41-41
传统的诗歌教学一般是灌输式的,幼儿处于被动地位.重知识传授而轻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古板单一.缺乏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使诗歌教学在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发展幼儿能力等方面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有效的导学策略与方法是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必须增强导学意识.优化导学策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幼儿,让课堂真正成为幼儿学习的舞台。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为此,我们应该在重视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同时,加强德育创新的研究与探索,使德育工作与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同步协调发展。那么,如何把德育渗透于语文教学之中,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呢?  相似文献   
4.
“使全班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这应该是我们的一条教育原则。但在现实中却很难做到。比如,平常都说“教师要热爱学生”。可是实际上,喜欢优秀生是容易的,而“热爱”“差生”就不大容易了。  相似文献   
5.
我国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以素质教育为鲜明旗帜,拉开了帷幕.此次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进一步明确了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和基础教育培养目标,语文课堂教学形式发生了质变,当我们把课堂关注的重点转到学生有效学习活动以后,评价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标准是学生能否进行积极有效的学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