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群体感应是一种微生物通过产生、释放和感知特定化学信号分子,并随之改变相关基因转录表达,从而在群体水平应对细胞密度和环境变化的行为活动。海洋微生物为了适应高压、高盐、低温、寡营养等极端环境往往表现出群体感应的现象。群体感应的存在提高了海洋微生物对外界营养物质的摄取,从而增强对外界不良环境的应对能力。另外,海洋微生物的群体感应系统也是导致海洋污损的重要原因,因此,目前研究群体感应淬灭对于防治污损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同新授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新课程标准>要求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面对新的要求,数学老师已经尝试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教学.如何在新课程下进行练习设计呢?  相似文献   
3.
丁雅娟 《现代语文》2011,(4):150-152
作为高中选修课的外国小说欣赏,其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提升人生境界。从08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命题的走向看,文学类文本阅读已由当代抒情散文欣赏的一枝独秀,有朝小说欣赏的发展势头,而小说尤以欣赏外国小说为多。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一线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慢慢在发生变化。很多教师能够对各种理论心领神会并将之正确、灵活地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极大程度地提升了自己的教学水平并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最后与学生真正做到了教与学的“双赢”。但是也有一部分教师为了追求课堂教学中所谓的“出彩”“出色”,曲解新课标,在语文教学中摆花架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