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1991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破折号的基本用法是引出文中注释性的话。然而鲁迅作品中的破折号,却还常常表示因迟疑而停顿中断的思想感情,有着明显的修辞作用。《祝福》中写到祥林嫂在鲁镇一片祝福声中,怀着恐惧与希望的矛盾心情,孤苦伶仃地死去时,鲁四老爷评论说:“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这里为什么插上一个破折号呢?有人解释说:因为正值春节祝福,死人不  相似文献   
2.
周实(1885——1911),字实丹,号无尽,又号无劲,原名桂生,字剑灵,清淮安府山阳县(今淮安市)车桥镇人。他自幼就读于家塾“无尽庵”。,13岁读美国独立史、法国革命史,萌发民族思想,18岁入县学为秀才,1907年入南京两江师范学堂,接触西方新学和革命思潮。他目睹清廷腐败,外侮日亟,时时以革命和救国为念。他才气非凡出众,议论纵横捭阖,为同窗所仰。1909年冬,陈去病、高旭、柳亚子发起组织革命文学团体南社,以文字鼓吹革命,周实闻风而动,成为南社最早成员之一。不久又与同里阮式(亦辛亥英烈,与周同时遇难,时人并称“周阮”)“复创淮南社,为桴鼓之应”。辛亥武昌举义旗,上海、苏州、镇江相继光复,革命军南京城受挫,时“陷危城”的周实原准备组织学生策应,后应柳亚子之召,赴沪与其会晤,接受同盟会派遣,回淮举行起义,光复了淮安。1911年11月17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