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2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20世纪80年代以后,如火如荼的现代化建设终于唤醒了中国学术界对中国近代在现代化道路上艰难跋涉的历史进程进行反思和研究;也只有对今天的现代化进程充满了投身其中的热情和责任感才能真正体验历史上现代化建设筚路蓝缕的艰辛,为当年的现代化建设误区而扼腕叹息.为今天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中国“圣人“观念源远流长。远在甲骨时期“圣”字就出现了。春秋时期开始造圣,战国进入大规模造圣时期,确立了圣人的基本特征:“圣人,道之极也”。此后两千多年,圣人一直是中国士人反复讨论的对象,孜孜追求的目标。圣人在不同时期被赋予了不同的时代色彩。圣人现象对中国化产生了复杂而深远的影响,诸如道德追求,“人主义“,救世情怀,人治社会,英雄观念等方面无不深深地打上了“圣人“烙印。与以上帝崇拜为中心的基督教化相比较,以追求圣人境界为特征的中国化,在上述诸方面也具有显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20世纪80年代以后,如火如荼的现代化建设终于唤醒了中国学术界对中国近代在现代化道路上艰难跋涉的历史进程进行反思和研究;也只有对今天的现代化进程充满了投身其中的热情和责任感才能真正体验历史上现代化建设筚路蓝缕的艰辛,为当年的现代化建设误区而扼腕叹息,为今天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中国民本思想与西方民主思想完全不可比附,民本与尊神是护卫君权的有机统一体,民本是君权的附庸。伸天仁民是董仲舒民本思想的特色,董仲舒在伸天主张掩护下的亲民思想,比先秦的民本思想有新的发展,并且达到了这种思想所能够达到的高峰。他强调“仁”应该施及民众。他较早提出了关注民生,调剂贫富的主张。他的教化思想出发点是建立君仁民从的和谐社会,然而难免成为愚民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一般认为重农抑商是中国历史的传统,但重农思想却是在西汉方逐渐成熟。关于汉代农业政策的研究成果很多,但影响汉代农业政策的思想背景,则尚乏系统的讨论。西汉前期的重农思想由若干层面所构成,这些思想观念主要来自战国时期的齐地之学,而决定取舍的主要现实原因是秦汉之际的政治格局、新政权对发展农业的需要以及新政权主要统治人物的学术意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