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2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3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一、活动目的 让队员们了解祖国过去的苦难岁月,牢记那失去国土的耻辱,任人宰割的耻辱,明白落后就要挨打,激发队员们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探究性阅读最紧要的是发现并提出探究的问题。探究的问题要与学科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有利于巩固、深化、运用、拓展所学知识,有利于培养自主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下面就小学语文教学怎样引导学生根据阅读材料提出探究的问题,谈谈我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4.
该文跟踪、分析了把ISAS课程的精髓引入到《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实践过程,讨论了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实施ISAS项目的程序、方法和过程控制,并对实践的结果进行了归纳和总结。用具体、真实的数据说明了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融入ISAS课程不仅会促进《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还将使学生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5.
一、教学目的通过教学,让学生懂得,从小要树立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思想,同学之间不应比吃比穿,要养成俭朴的生活习惯。二、教学要点(1)同学之间不应比吃比穿,(2)为了追求阔气而比吃比穿,既是一种浪费,又有碍于自己  相似文献   
6.
大学计算机基础分组教学改革实践中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校从2009年9月开始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实施分组教学。在开学初,根据对学生进行的摸底调查,将每个班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名小组长,组内实行组长负责制。在整个教学和实验环节中都以组为单位来开展教学和分配学习任务。本文首先介绍了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改革的原因,然后从我校两年来进行改革的基本情况、实施过程和目的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等各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7.
万奕 《上海教育》2023,(1):71-72
<正>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学校理应承担起把劳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的重要责任,重视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践行“知行合一”的劳动教育“知”是指学生对劳动知识的认知,对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的认同;“行”是指学生的劳动实践。知和行内在统一,相互贯通和促进。学校在实施劳动教育的过程中,践行“知行合一”,培养学生树立劳动观念、形成劳动习惯、学会劳动技能、传承劳动精神。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