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200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是王维的书信佳作,也是高中语文新教材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选修二》所选的一个教学文本。由于从不同角度出发对文本的理解会产生一定的偏差,故在教学中教者往往不能很好地反映原作的真实意图,甚至出现“越努力追求完美,离教学目标的实现就越远”的局面。为此笔者试就对该文本的理解谈谈对教学文本的正确解读,谈谈对教材编写意图的正确把握会对我们的课堂教学有效性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正>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题,中学生怕写作文几乎是一种通病。试想如果写起作文来象挤一支并不的丰满的牙膏,难以连缀成篇,那的确不是件令人愉快的事。不过任何现象都有一定的原因,学生怕写作文的原因,认真分析起来不外乎两个:其一是表达能力差,犹如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我手不能写我口”拙于表达,故视写作为畏途,这一点细想起来并不是太可怕。因为哑巴不会说话,他心中有事也还是能表达出来的,只不过把口的语言变成了手的语言——只要有东西想说,总是可以找到表达方式的。有内容想写而写不好的学生,其实只要多练几次,自然也就能写得象样了。但如果不是哑马而是白痴,脑袋里空空的,那么即使你想要他说得好一点也是不可能的,顶多他只能机械地模仿别人说几句自己听不懂,旁人也难懂的话,实在让人绝望。由此看来,无东西可写——思想贫乏,脑袋里空空,——才是最可怕的。所以学生怕写作文的第二个原因是无话可说,无事可叙,就象无米之炊。学生不会感受生活,不会思考生活,就没有表达的需要——象白痴,不需要表达,这实在是最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