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论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的整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外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与信息技术的特点,阐述了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整合的必要性与Ⅱ丁行性,接着分析了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整合的内涵及原则,最后具体指出了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
万惠玲 《图书与情报》2020,(1):140-144,F0002,F0003
中国纸马文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历经千年,融中国传统信仰观念、民俗文化与艺术创造为一体,成为中国木版画文化遗产中丰富而复杂的类别。纸马多见诸于民间,俗信所用,产地颇多,其艺术审美可谓是殊有稚气、蔚成大观。纸马不仅具有拙趣的艺术特征,更具有重要的尊崇功用、教育功用、审美功用的文化价值。新时代国际视野下由于艺术领域的拓展纸马艺术符号有着更广阔的传承应用与流播空间。  相似文献   
3.
外语学习者话语能力的培养是外语教学的首要目标和任务。课堂话语互动是习得话语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首先回顾和分析国外话语研究领域的理论及外语教学的成果和国内英语学习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论证了进行课堂话语互动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然后,介绍了课堂话语互动的基本结构形式;最后,结合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英语教学现状,尝试提出协商式的课堂话语互动模式。  相似文献   
4.
蚌埠双墩遗址出土璜、陶泥塑、陶祖形支架等器物饰件,其中泥塑儿童像纹面形象以及仿动物造型的特殊器皿采用多种装饰纹样及塑造手法,装饰意识十分强烈,装饰造型已经有了一定的艺术性。在双墩器物装饰符号中有花、蚕、猪等动植物图腾,这些装饰符号说明双墩先民对图腾崇拜从真实模拟自然过渡到身体装饰再延伸到器物装饰上,无一例外地象征着某种特殊的神秘含义,以求得图腾对于氏族的庇护。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英语教学法关注的焦点在于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然而有关中等职业教育的英语课文教学大多偏重于理论上的研究。本文从英语课文教学与语言学习和语用能力的培养方面为切入点,结合笔者从事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的实践,阐述了英语课文教学的策略及方法。  相似文献   
6.
蚌埠双墩春秋墓出土的金箔饰件以“鸟、蛇、太阳”为图像,其装饰美感是体现钟离方国地域特色的图腾崇拜文化产物,有着深层的艺术意象发生因素。图像蕴含着宗教内涵的符号,并将多种装饰图像的艺术美感有序糅合在圆形构图中,整体图像的象征符号、图像构图及设计美感更具深邃内涵,与钟离方国的生存繁衍、器物使用、以及阴阳观念等密切联系,也是古淮夷文明的延续。  相似文献   
7.
万惠玲 《宜春学院学报》2011,33(9):119-121,134
淮滨"沙冢遗址"出土的沙冢红陶鸟造型丰满圆润,L形的侧影、A字形的正面像、尾部展开的V形状,极具母性特征和生殖崇拜的女阴符号,从实物上充分证明把鸟作为图腾崇拜是上古时期淮河流域沙冢遗址的独特现象,反映了古淮夷地区"夷"族氏族文化特征。其形成因素是原始宗教及太阳崇拜的一种表现,是淮河流域原始生殖崇拜的物化表现,是地理、自然环境造成自然禁忌崇拜的结果。多种因素共同形成了古淮夷地区具有地域特色鸟图腾崇拜的文化意象源起。  相似文献   
8.
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分析交互的体验价值以及交互设计技术教育的重要性,表现在新的交互特性成为广告传播的沟通渠道,消费者摆脱了被动接受的地位,转而成为广告的主动寻找者甚至创造者,以"用户"来指代使用数字媒体.设计师需要根据消费者的这种体验层次而采取恰当的表达方式,同时需要采用其他诸如沟通、主题诉说等策略来加强这种情感的表达,以...  相似文献   
9.
淮河地域视觉符号作为民俗文化的形象载体,由于具有模糊有趣的形态和古朴的文化审美内涵,迎合现代人在生活中对返璞归真的追求,成为设计应用与研究的热点。扎根于地域文化回到源点再设计,形成独特的设计体系。站在现代的立场去筛选和辨识淮河地域视觉符号中的美,对淮河地域视觉元素重新提炼出新图形的构造元素,让设计作品带有别样的文化气息及独立表达理念。  相似文献   
10.
蚌埠双墩文化遗址为距今约7300年的新石器文化遗址,其出土文物承载着丰富而独特的史前文化信息,对探寻淮河流域史前文明以及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具有极高的文化研究价值。一方面,文化遗存亟需数字化保护;另一方面媒介传播、提升也亟需真实感的数字化展示技术。利用3DS Max和Con-verse3D等技术实现虚拟还原展示,重点研究双墩遗址的数字化获取、3D场景建模和3D虚拟展示等关键技术,以期为其它文化遗址的数字化复原及传播应用研究提供示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