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引领当代社会思潮的发展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信息化时代社会思潮的传播呈现出了范围广、速度快、形式多变等特点。需要从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和实践教学三个方面共同努力,建立三位一体的社会思潮引领机制。  相似文献   
2.
通过实践以问题建构课程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辅之以个性化的考核方式,形成适合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的整体模式,对于增强《纲要》课程教学吸引力,提高《纲要》课程教学效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作为2005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新增课程,不仅承担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而且肩负着对学生进行国史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任务。同时,从学生层面讲,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了解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具有爱国主义的情操也是最基本的要求。所以,加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改革与创新,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由"认知体系"向"信仰体系"的转化,能够进一步丰富和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评价方式、师生关系阻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由"认知体系"向"信仰体系"的转化。通过促进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实现教学效果的科学评价、构建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信仰践行等途径,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由"认知体系"向"信仰体系"的转化。  相似文献   
4.
由于对技术设计者的人文价值教育的不足,使设计出的机器、技术产品不仅对人类的身心构成伤害,而且在自然和社会领域也产生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应加强对技术设计者的人文价值教育,设计出更加符合人性的技术。  相似文献   
5.
网络空间道德虚无主义的发展,正在不断地弱化人的主体地位,动摇人的意识。冲击着人类社会伦理道德规范。我们,必须加深对网络空间道德虚无主义的认识,只有认识了它的本质,了解了这种道德虚无主义产生的根源,我们才能通过制定相对政策控制网络伦理道德虚无主义的发展。从而为我们最终战胜和摆脱网络道德虚无主义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从非线性思维视角分析了技术评估的定义及过程,在对技术评估所具有的整体性、不确定性及非线性等特点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指出了技术评估是个复杂的系统过程。对技术评估的层次、内部非线性作用、自组织性及其演化性进行了讨论,为技术评估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域,  相似文献   
7.
理论灌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原则与方法。传统灌输理念指导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主体性缺失,导致强输硬灌;教师主体性缺失,导致价值虚无主义。主体间性教育理论的提出为思想政治教育灌输理念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灌输理念主体间性转向,变"主体—客体"关系为"主体—主体"关系;变单向灌输为平等对话;变对象化过程为交往建构过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