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综合类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汉字是表意文字,组成汉字的部件可拆可合,离合汉字部件可以达到新颖别致或含蓄幽默的效果,因此化形析字一直是历代文人喜欢的一种辞格,广泛运用于对联、字谜等的制作中.本文从化形析字的概念入手,用举例的方式分析了化形析字的类别、用途以及功能和效果.  相似文献   
2.
两汉时期是汉字发展的大变革时期,是汉字由篆向隶演变的关键时期。两汉碑刻文字,篆、隶并存,形态多样。两汉碑刻为我们保存了许多字体介于篆书和隶书之间,似篆非篆,似隶非隶,篆中带隶,隶中带篆的一种特殊字体,我们称之为篆隶体。研究发现,两汉碑刻中的篆隶体,绝大部分不是汉字由篆向隶转变过程中所出现的自然书体,而是在隶书已经取代篆书成为通行字体以后,人们为了求古求雅,对成熟隶书进行艺术化加工的产物。  相似文献   
3.
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一直以来,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有重讲轻学,忽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异轻同,割断了语言的古今联系;重言轻文,忽视了文言文的人文价值。因此,提升文言文的教学效果不仅非常必要,而且刻不容缓。在文言文的教学当中,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把课堂还给学生。在讲授文言文时,要做到“言文并重”,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并保持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