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0年高考语文试卷第八题要求将顺序紊乱的八句话加以调整,选出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这种试题既能考查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又能考查学生合乎逻辑的思维能力,解答起来有一定难度。怎样调整紊乱句序,解答这类试题呢?这类试题所给的一组顺序紊乱的句子,实际上大多是一个句群。我们要理清它们的顺序,予以正确排列,必须掌握下面两种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时常出现一些思维上的错误。对这些错误加以分析,同时指出纠正的方法,无疑对提高学生议论能力大有裨益。学生议论文中常见的思维错误有哪些,又该怎样纠正呢? 一、认识肤浅,观点模糊。写作议论文首先要有鲜明正确的观点。有些学生由于认识能力差,对所论述的问题缺乏明晰深刻的认识,形不成正确而鲜明的观点,从而导致整个作文的失败。例如,1979年高考作文题要求考生根据《扑鼠》这一故事写一篇议论文,《扑鼠》的大体梗概是:一家庭闹  相似文献   
3.
我国古代典籍浩如烟海。中学生具备一定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对于他们批判地继承这份丰厚的文化遗产,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进对汉语言文字的了解,提高运用汉语文字的能力,无疑都有重要意义。因此,文言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有相当地位,在高考中也占有一定的分数比例。文言文复习的如何,直接影响高考成绩。那么,怎样搞好文言文的复习呢?我以为一般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以“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为依据。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作战如此,高考文言文复习又何尝不是如此?“知己”,通过调查测试比较容易做到,而“知彼”呢,都认为太难了。为了“知彼”,很多学校派人四处奔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数千年封建社会中,妇女尝尽辛酸,劳动妇女更是备遭欺凌。除家庭中的族权、夫权的压迫外,还有来自“高衙内”之流的暴力掠取和“张驴儿”一类的流氓侵扰。有压迫就有反抗。几千年的中国封建历史上,妇女的反抗绵延不断,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这在一向关注妇女命运的中国古代诗歌中有着深刻的反映。汉乐府《陌上桑》就是这类诗歌中的名篇。这首诗歌塑造了一个机智聪慧、坚贞不渝的女性——罗敷的形象,谱写了一首中国古代劳动妇女不畏权贵抗暴拒侮的赞歌。  相似文献   
5.
深化语文教学改革,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就必须对传统语文教学加以认真研究,发掘其中的优良成分,结合今天的新形势加以继承和发扬,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语文教改之路来。 叶圣陶老先生对“语文”作了这样的阐释:“什么叫语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题中,常常出现要求“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的试题,例如,全国统考卷1994年的第20题、1995年的第29题都是。试题中要求考生填写的名句,其中大多数是经过长期运用熔铸而成的为人们习用的语法结构固定、意义内涵精辟的成语。比如,近两年全国统考试题中出现过的“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桃  相似文献   
7.
高考一年一度,文言文阅读是必考内容之一,能否有效地搞好文言文复习也是关系到高考成败的。高考文言文阅读题选材于课外,并且年年翻新,似乎扑朔迷离,令人迎考复习难措手足。其实,只要冷静分析研究,就会发现虽然高考文言试题选材年年翻新,但是其中有一些特点是较为稳定的。认真研究这些特点,就能明确复习的方向和重点,确定复习的策略。 那么,高考文言试题有哪些较  相似文献   
8.
议论文是晓人以理的文章,不管是阐明自己观点的正确,还是指斥敌论的荒谬,都应有一定的力度,才会具有无可置辩的说服力。所谓议论文的力度,是指观点鲜明、深刻,论据确凿、典型,论证雄辩有  相似文献   
9.
文言文阅读是高考必考内容之一。我们只有对文言文高考命题特点及趋向加以研究 ,了然于心 ,才能做到迎考复习有的放矢 ,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笔者就此谈谈管窥之见。一、文言文高考命题特点人们认识某一事物的关键是抓住它的特点 ,对于高考文言文命题也是一样。文言文高考命题有那些特点呢 ?首先 ,我们从纵向发展上看。《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依据。纵观近几年的《考试说明》 ,就可发现以稳为主、稳中有变是高考文言文命题的最大特点。近几年《考试说明》始终把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作为考查的方向 ,而又以考查文言文的理解、分析能力为…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增强他们的创新信心,我们采用寻找学生作文语言亮点的做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一、作文批改中寻找学生语言的亮点。 学生作文语言的亮点指的是传神的一字,点睛的一笔,一个含义隽永令人回味的句子,一则妙用的典型材料,一个精巧的构思片断。学生作文语言的亮点既是语言运用的升级,又是思维创新的结晶。我们要着眼于学生思维和语言的纵向发展,哪怕是点滴的进步,尺寸的提高,都应予以肯定,给以鼓励,促其扩展、延伸、辐射,进而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形成思维的创新意识。例如,学生的一篇题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