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2016年   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王缮司马郎中王缮,潍州人,治三传《春秋》,中第,再调沂州录事参军。时鲁简肃公宗道方为司户参军,家贫,食口众,禄俸不给,每贷于王,犹不足,则又恳王予贷俸钱。鲁御下严,库吏深怨之,诉鲁私贷缗钱,州并劾王。王谕鲁曰:“第归罪某,君无承也。”鲁曰:“某贫不给,以干于公,过实自某,公何辜焉。”王曰:“某碌碌经生,  相似文献   
2.
鸟儿是轻盈的生灵,它常常飞入古人的诗句,你能将它们找出来吗? 1.关关_,在河之洲。(诗·周南·关唯) 2.月明星稀,乌_南飞。(三国·曹操《短歌行二首》) 3.几处早_争暖树,谁家新_啄春泥。(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月黑_高飞,单于夜遁逃。(唐·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 5.含情欲说宫中事,_前头不敢言。(唐·朱庆余《宫词》) 6.黄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唐·崔颖《黄鹤楼》) 7.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__不羡仙。(唐·卢照邻《长安古意》) 8.两个鸣翠柳,一行卜青天。(唐·杜甫《绝句》) 9.草枯_眼疾,雪尽马蹄轻。(唐·王维((观猎》) 10.…  相似文献   
3.
【考点点击】语言的形象生动,是在准确、鲜明基础上的更高层级,它更有利于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语言的形象,就是指要选择具有鲜明形象性的语言来描绘景物或人物,使状物如在眼前,写人跃然纸上;语言的生动,就是指语言的运用达到新鲜、独特、灵活、动人的效果。对古代诗歌语言的鉴赏,就是赏析这些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典型例析】例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注诗中的“十五夜”,指中秋之夜。《全唐诗》收录此诗时,“落”字写成了“在”,请你品评一下“落…  相似文献   
4.
坐床种田     
从前,有一个农夫来到一块麦田里,看见别人田里的麦田郁郁葱葱,长势喜人,他便前去询问麦田的主人:“怎样才能使这些麦苗长的茂盛呢?”麦田主人问答说:“平整好土地,再多施粪水,麦苗就能长得这样茂盛了。”  相似文献   
5.
对仗的奥妙     
对仗也就是诗词中的对偶,即把同类的概念或者对立的概念并列起来,但是这并列并不是简单的罗列,而是有很多讲究的,它会聚了结构形式美和声韵音乐美,使表现的内容鲜明精美,富有张力。对仗分词的对仗和律诗的对仗,因为词的对仗是从律诗的基础上加以变化的,我们只要把律诗的对仗学好了,词中的对仗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相似文献   
6.
[考点点击]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既指诗歌塑造的人物形象(如《赤壁怀古》中的周瑜),也指诗歌的抒情主人公,或诗人自己(如《雨霖铃》中的"我")。同时,诗歌因为讲究形象思维,作品中的抒情主人公有时是以比喻或比拟的形式出现(如虞世南的《蝉》)。对诗歌中人物形象的鉴赏,主要在于识别诗歌塑造的形象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塑造或表现形象的,作者塑造形象直接或间接抒发的思想感情是什么等等。  相似文献   
7.
幽默小故事     
孩子的眼光小汤米七岁,他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在用铅笔和蜡笔画他所看到的世界。他妈妈带他去公园,他不想和其他孩子一起玩。他甚至不想玩秋千和跷跷板。他只想画画。他的父亲为此深感担心。"我不希望汤米把自己的一生都用在画画上。"他说。"为什么不可以?"他妈妈说,"有些人就是这样的。想想所有著名的艺术家——伦勃朗、高更、梵·高。他们生活中的主要兴趣就是绘画。""呵,他们有天赋。汤米只是画画而已。"汤米的爸爸说。"他还小,"他妈妈说,"他会好起来的。何况我认为他已经显示出非凡的能力了。""如果他真那么棒,也许我们最好给他找个老师。那样他就能学会如何正确  相似文献   
8.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这是一篇写离情、相思的词。全篇采用白描手法,婉转缠绵,感叹人生中那刻骨铭心的相思之苦。  相似文献   
9.
一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出处] 唐代李商隐《花下醉》[原诗] 寻芳不觉醉流霞,倚树沉眠日已斜。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注释] 流霞:神话传说中的一种仙酒。这里用“醉流霞”,含意双关,既明指为甘美的酒所醉,又暗喻为艳丽的花所醉。[鉴赏] 日间盛开的花朵,到了明朝也许就落英缤纷、残红遍地了,醉花迷花已达极致的诗人心中流连称赏之情涌动不绝,便在客散酒醒之后的深夜,还手持红烛赏残花,领略行将消逝的美。(河北严树聚)禁门宫树月痕过,媚眼惟看宿鹭窠[出处] 唐代张祜《赠内人》[原诗] 禁门宫树月痕过,媚眼惟看宿鹭窠…  相似文献   
10.
现在我们常常用“终南捷径”来指达到某种目的的便捷途径。从字面上看,“捷径”就是便捷的途径,“终南”可就令人费解了,于是许多人会望文生义解释为“到达南山的捷径”,其实这是错误的。“终南捷径”出自《新唐书·卢藏用传》:“(卢藏用)与兄徽明偕隐终南,少室二山,始隐山中时,有意当世,人目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