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苏教版《悲壮的一幕》一文 ,生动地记述了前苏联宇航员科马洛夫在生命即将结束的最后两个小时 ,面对荧屏中的亲人 ,控制住自己的感情 ,从容不迫地向指挥中心的首长汇报飞行工作的感人故事。教学时 ,为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 ,我设计了“疑、解、再疑、再解”这一不断深入的教学过程 ,力求达到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效果。一、疑在教学时 ,首先引导学生自读课文 ,再用多媒体播放宇宙飞船坠毁的情景 ,以激起学生的兴趣。在充分通读课文之后 ,让学生针对课文内容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学生的问题五花八门 ,重点集中在 :(1)亲人来到…  相似文献   
2.
严海滨 《考试周刊》2013,(89):41-41
童年的阅读经验往往构成一个人的生命的底色。儿童认知能力的提高、情感的丰富、性格的塑造、品质的打磨既有待现实生活的锻造,更需要文学的启蒙与熏陶。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家庭教育越来越关注。怎样才能让孩子成为一个爱读书的人呢?  相似文献   
3.
严海滨 《考试周刊》2011,(75):63-63
随着《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理念的广泛实践,把阅读课堂看成是一种特殊的"对话场",把阅读教学看成是一种特殊的"对话活动",已逐渐成为语文教师们的教学共识。新的阅读观认为:阅读活动是一种对话,是读者与文本之间所进行的一种潜心会文的心语交流,阅读者披文入境、入情,缘文释道、悟理,从而完成一次解读文本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