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中考是一块试金石。语文科目的考试集中反映了初中语文学习积累运用所达到的水平,可以这样说,中考是我们初中语文教学效率、水平的一次集中检阅。担任毕业班的老师面临着资料少、信息不畅等困难,而中考语文总复习本身又具有知识点多,时间紧迫,收效低微等特点,而总复习效率的高低可以说直接关系到中考成绩的好坏,抓好总复习实属不易,而我们以前的总复习无非是讲解、练习、考试这样不断的重复,老师头昏脑涨,学生亦迷迷糊糊,缺乏充足的准备,科学整体的规划框架,以及科学的复习方法,我认为这是我们以前总复习所存在的一些弊病,这就需要我们一套科学良好适宜的策略,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暗花明又一村",一套科学的策略,可以使我们的总复习事半功倍,收到显著效果。现在我就在汲取我们学校教研组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对语文总复习的思考及实践体会,谈谈一些不成熟看法和做法,以期求教与诸位同仁,如有不妥之处,希望于以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2.
严深霞 《考试周刊》2014,(62):42-42
<正>新课程标准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会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和友谊的启示",要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注自然的情怀"。鉴于当今环保问题日趋严重,在语文教学中,我将环保保护教育渗透其中,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体会。一、环保教育渗透的原则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笔者认为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紧紧围绕语文教学工作开展环保教育。  相似文献   
3.
语文作为母语的基础课程,本身具有非常深广的人文内涵。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对语文教材的反应应该是多元的,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会有其独特的体验,如果教师对学生的这些独特体验视而不见,势必会制约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