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87篇
科学研究   5篇
体育   1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职小学教育双语教学是一门新兴专业,存在着许多争议性的东西。文中旨在探索高职院校中的小学教育双语教学这一专业的学生培养目标应如何确定,课程应如何设置,适应不同学生的教学方法应如何形成。  相似文献   
2.
3.
刍居易诗歌归类考——兼及《长恨歌》的主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般认为,自居易把自己的诗歌分为四类,除杂律以形式为依据以外,讽谕、闲适、感伤三类诗歌均根据内容进行分类。但研究发现,讽谕诗、闲适诗的分类是以”儒家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思想的两个方面为依托,这里并未为感伤诗提供相应的位置,因为儒家这一核心思想并无第三个方面。因此感伤诗的分类,不可能采用与讽谕诗、闲适诗相同的内容依据。白居易把自己的诗歌分为讽谕、闲适、感伤、杂律四类,实际上使用了三种标准,是三次分类的结果,把这一分类结果进行直接并列,而不是分层次表述,这种处理方式与现代严格的逻辑分类要求不同,反映了我国古人思维方式的特点。按照白居易自己确定的标准和分类方式,把《长恨歌》归入感伤诗,并无归类不当问题,但把《长恨歌》归入感伤诗,由于不是以表达特定内容或主题为依据,所以既不能作为表达爱情主题的证据,也并不影响它以特殊的方式表达政治主题。  相似文献   
4.
系统介绍了汽车线束系统的设计流程、整体布置与设计验证,分析探讨了线束系统相关部件的选用原则。  相似文献   
5.
引言 <心灵七游戏>中写到:"如果把人间比作原野,每个人都是这片原野上长着的茂盛的植物."那么班级好比原野,学生好比原野中的植物.  相似文献   
6.
实践证明,团体辅导是深受学生喜爱的教育形式,也是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有效方法。随着对团体辅导内容以及形式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团体辅导也在高校学生工作的各个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德育教学中的畸形社会化倾向: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效果不理想,是目前德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本文依据社会化理论,对当前学校德育教学中的畸形社会化的问题进行探讨,具体分析了畸形社会化五种倾向的表现:过度社会化,滞后社会化,重复社会化,极端社会化,冲突社会化,并在分析其危害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8.
云计算提供可定制的计算资源服务特点与建构主义教学理念不谋而合,意味着云计算技术在教育领域将会有深入的应用。在分析云计算应用于教育领域优势的基础上,结合建构主义理论,设计了一种基于云计算的多媒体教学环境,该教学环境整合高校与教学有关的系统构成教学云服务平台,为教师、学生、教学支持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管理功能,将有效增强师生交互,促进资源共享,提高教学智能化程度。  相似文献   
9.
爱国主义是指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广义地讲.讴歌祖国之美。期盼国家的繁荣昌盛,保卫祖国不受外敌侵犯等都是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涉及这些题材的诗篇都是爱国诗篇。在中国诗歌中,爱国主义是世代相传的神圣主题。这些诗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志士的爱国热情。具有巨大的感召力。  相似文献   
10.
学术交流在大学生个体社会化中的作用吴中宇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即促使大学生个体社会化。学校教育,特别是课堂教学在培养学生,促使其社会化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笔者拟就学校教育中的另一途径,即高校中的学术活动的教育作用作些初步探讨,以期进一步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