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信息传播   6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丰帆 《初中生必读》2010,(Z2):95-95
  相似文献   
2.
丰帆 《师道》2007,(9):13-13
针对高等学校的"自主招生",去年我曾写过一篇题为《自主招生,是美味大餐还是无味鸡肋?》的短评。当时的写作动机乃是要为那些考前签约者盈门、考后却屡遭毁约的"准一流"名校鸣一声不平。对这些学校来说,"自主招生"正像一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而当时我以为最佳的解决方法便是给这些学校更大的招生"自主权",甚至让它们拥有直接录取新生的权力。  相似文献   
3.
丰帆  周萃 《新闻记者》2005,1(7):39-42
祝教授,您长期从事实证研究,先后在中国内地、美国和香港三地做了20多年的实证研究,能否谈谈你是如何开始做实证研究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新闻传媒核心竞争力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心竞争力是近年来新闻传播研究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概念。该文对1978年至今中国新闻传播界对于新闻传媒核心竞争力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与回顾,初步描绘了核心竞争力概念在中国新闻传播领域兴起的原因、背景和大体的脉络。  相似文献   
5.
荷赛获奖照片造假”是新闻界今年春天的一个焦点性事件。2004年2月13日,新浪网发布快讯:武汉晚报社摄影记者邱焰拍摄的《非典时期的婚礼》荣获2003年第47届“荷赛”日常生活类(单幅)三等奖。第二天,《武汉晚报》在头版作了大篇幅报道,并刊出获奖照片。据说邱焰得知获奖消息后非常激动,称自己第五次参赛首次获奖。高兴之余,烦恼却接踵而至。照片中的男当事人陈英和亲属获此消息后,以照片侵权为由向邱焰索要赔偿,最终将邱焰告上法庭。4月5日上午,陈英诉荷赛获奖照片造假侵权一案在武汉市江汉区人民法院第七法庭开审,但长达3小时的庭审并未作出…  相似文献   
6.
丰帆 《师道》2014,(11):16-16
我身边有这么一所高中,出于扩建的需要,由市区整体搬迁到了郊外。投资数亿建校的结果是校园大了,设施齐了,环境美了……但一块巨大的短板也立刻显现出来--对于主要住在市区的老师、学生来说,上班、上学的路程远了。离校数十公里的路程,使得老师、学生每天要有三四个小时耗在路上,这对于老师而言,浪费的也许只是时间;可对于寸阴寸金的学生来说,这耗掉的可能就是分数,就是高考的名次,就是大学的档次。这说的还是在正常天气下,如果遇上了雨雪雷暴等恶劣天气,老师、学生按时赶到学校都成了问题。  相似文献   
7.
我是差生 ,当然该坐在教室里的差生部落———教室的后排。说实话 ,我不喜欢那儿 ,那儿阴暗 ,永远也感觉不到老师眸子里的阳光。有时 ,那阳光也只是在我们身上扫扫 ,我们还来不及享受阳光的温暖 ,寒冷已经再次侵袭了我们。我是差生 ,但 ,我需要阳光。于是 ,我开始寻找任何一个可以得到阳光的机会。终于 ,让我寻到了一个。今天上午第四节课是公开课 ,内容是诗词五首。早在上个礼拜 ,我已经将这几首诗和解释背得滚瓜烂熟。真是万事俱备 ,只欠东风。老师们陆陆续续地坐在了我们身后 ,我的心开始紧张地狂跳 ,我的手心不停地冒汗。我拼命地告诉自…  相似文献   
8.
董天策  谢影月  丰帆 《传媒》2004,(7):20-21
晚报的发展前景引起国人的关注,开始于1997年.这年7月27日,香港<新晚报>停刊,结束了晚报在香港的历史,国内业界不能引起警觉.但是,这不过是外在的诱因.最根本的原因,还是都市报已经迅速崛起,显示出直逼晚报乃至挑战晚报在市场中优势地位的勃兴之势,晚报人不能不感到震撼.从此,"红旗还能打多久"就成为不少晚报人心中挥之不去的隐忧.  相似文献   
9.
丰帆  董天策 《新闻界》2004,(5):47-48
2002年3月4日.《南方都市报》在扩版为日出88版的当天,推出每天一版的时评版.开始了迈向“有厚度.更有深度”的主流媒体之旅。2003年4月2日,《南方都市报》更将来论辟为专版(第三版).与社评版(第二版)并列编排。在我国报刊发展史上.来论独立成版还是第一次,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丰帆 《师道》2008,(3):20-21
教育界到底是文人荟萃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就连做起宣传广告来也是那么新颖别致饶有韵味。譬如一段时间以来差不多被所有学校沿用的有关“办学宗旨”的三句口号——“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也就是将三个普通的词语这么来回一倒腾,却立刻彰显出一种“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全新的办学理念,一宛如一只温柔的小手直接挠向了学生及学生家长心灵的痒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