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3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澳大利亚乡村教师支持系统经历了从"不足模式"到"拟合模式"的路径转变."不足模式"注重以物质条件吸引教师赴乡村工作,然而大量教师在乡村社会空间历经种种挫折之后选择离职."拟合模式"则立足于乡村教师与乡村社会空间的契合,通过专项支持消解社会文化与地理环境的落差,发展教师共同体,营造支持性的学校组织环境,发展基于场域的实践,优化乡村教室教学空间,使教师扎根成为立足于乡村教育的在地工作者.  相似文献   
2.
从促进学习评估(assessment for learning)的视角将博士生资格考试重新阐释为内嵌的科研训练机制和促学促研机制,认为博士生资格考试的目的应该是促进博士生的学习和研究,而不是将学习能力和科研能力定级,更不是终止部分学生的博士学习进程将其淘汰的过滤机制.为此,博士生资格考试的角色应该重新定位,以过程为导向,采用多元化的形成性评估方式,并侧重其对博士生科研的导航和推动力作用.  相似文献   
3.
改革情境下角色期待与身份认同间的张力威胁到教师的本体安全和专业发展。在指令型的制度框架和权威性的专业话语中,教师沦为教育改革的对象和工具,被动地执行预设的角色。传统道德制约下,过度责任强加到教学中,教师角色被过分苛求,生活世界被边缘化。重塑教师本体地位,需要激发其能动性,培养反思性实践,并在基层生成信任文化。  相似文献   
4.
二战后,芬兰教育系统处于复杂多变的政策改革进程下,经历了战后重建、公平系统组构、新自由主义改革重构三个截然不同的阶段。受到迥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情境影响,各个阶段教育改革显现出阶段式的断裂表征。然而,在传统力量的制衡下,芬兰并未迷失在失控的现代教育改革浪潮中,教育理念和价值得以承继,并形成了独特的改革之路。  相似文献   
5.
香港及中国内地两地在上世纪90年代末起均积极推动教育改革,以发展优质/素质教育为主要的发展方向,以期培养适切的人才,提高两地的国际竞争力。基于此,两地均强调课程改革,引入新的教学法,如专题研习/研究性学习,强调问责性的评核机制。面对教与学的种种改革,教师的工作出现了新的转变及挑战,本文比较两地在教改情境下,如何透过教师评鉴保证及提升教育质素,两地教师如何以不同策略作响应,呈现两地教师在工作评鉴下的处境。  相似文献   
6.
作为社会建构性的概念,教师专业性在历史演变过程中历经了不同的诠释和理解。在问责制度下,教师专业性受到近年不断变更的问责系统的作用,情境变得愈加复杂。教师专业呈现去专业化和再专业化两种形态。而处于动态平衡的两仪之间,亦存在多种形态的中间地带,教师以多种不同的方式回应问责要求。随着外在干预的日趋强化,如何提升专业自主性,创...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现代学史上,丁玲是一位很有特色的作家。她虽然没有完整的艺思想,但从她的行动和一些论述中可见其情感型经验特征以及她为调和审美与政治功利性所作的努力。  相似文献   
8.
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的主体,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与高等院校持续改进息息相关。基于产出的教育问责之下,高校青年教师的自主性受到约束,为满足表现指标而奔波,被规训为“技术工人”。亦有部分教师积极顺应规则,在夹缝中寻找自主空间,实现再专业化。为了突破当前的学术困境,高校需要为青年教师提供宽松的制度环境,激发其能动性,促其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10.
北欧国家的教育向以均等、优质为追求目标,然在新公共管理浪潮下,原本远离市场、高度集权、强化集体概念的北欧国家也受到波及。教育改革"政策流行病"渗透并重塑北欧国家的教师教育制度。"大学化"改革将教师教育推向社会的中心,而新公共管理引发的冲突则将北欧教育传统打得支离破碎。在全球化所带来的新的范式中,国家的边界被打破,协调好各种力量成为北欧教师教育所需要应对的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