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教育   2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基于单篇文本落实任务群的教学价值,教师在设计学习任务群时要立足对单元教学大概念的深度理解、形成有效迁移、形成素养的目标。明确任务群的目的性、指向性、可操作性,还要注意任务群之间的逻辑自洽、驱动力自洽,最终达成学生素养的养成与提升。  相似文献   
3.
用平常话写平常人、平常事却意味无穷是汪曾祺作品的最大特点.文章试以《昆明的雨》为例,说明汪曾祺散文是对生活的诗意观照和民族化表达,是用民族的语言表达民族的生活、民族的思想和民族的文化,是"入妙文章本平淡,等闲言语变瑰奇".  相似文献   
4.
于保东 《中国教师》2013,(Z1):14-15
一、教师的教学自由是什么教师的教学自由问题很容易被社会和教育界忽视。教学自由是教师拥有的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自主教学的行为空间,教学自由是达成教育目的必要途径,是架构在课程、教材、学生、生活之间必然桥梁,是一种课程、教材、学生、生活之间关系的解构与重构。按照新自由主义代表人物哈耶克的说法,教学自由是一种不受强制的状态,即教学活动不应受政府、团体、机  相似文献   
5.
审美与鉴赏能力是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之一。《世说新语》是典范的“志人小说”,具有极大的审美价值,通过设置适切的任务群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地审美与鉴赏,是应该承担的第三项核心任务,为此,教师和学生应该通过选点、聚焦、透视的方法,以点带面,以篇带群,引导学生开启审美之门,打通点与群、点与面之间的内在审美关联,进而进入观察美、发现美、体验美的境界,从而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和精神享受,审美与鉴赏能力得以提高,健康的审美情趣得以发展。  相似文献   
6.
宁鸿彬先生“放开学生手脚”“发展学生思维”的语文教育思想和实践彰显着“为了发展学生”“为了学生发展”的核心理念,正与当下提出的“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理念高度契合,体现了宁鸿彬先生教育思想的前瞻性和超前性.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本文结合《香菱学诗》的几个阶段和对《语文课程标准》的理解,试说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语文课程的根本任务.语文课程应是语言的“运用”而不是“应用”.  相似文献   
8.
教学中很多老师对《纪念白求恩》这篇经典课文感到无从下手,这是因为缺乏对《语文课程标准》、教材编者意图的正确理解,缺乏对学段、学情和文中语文教学元素具体细致的分析,也缺乏对文本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建构.学习《纪念白求恩》,应达成从学习语言到立德树人的目的,遵循“四个依据”和“四个不随意”的原则和路径.  相似文献   
9.
10.
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根本的落脚点还是要靠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专业教学能力。
  教育学一般把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分为关注生存阶段(起步阶段)、关注情境阶段(积淀阶段)和关注学生阶段(成熟阶段)。一名教师刚刚走上讲台更为关注的是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急于找到维持最基本教育教学的生存技能,并把这些技能变为自己的实践能力。在教师经过5年左右的发展后则开始更多地关注教学任务,关注学生的成绩,以获得职业升迁和更高的外在评价。而当教师顺利地适应了前两个阶段的工作变得比较成熟以后,则有能力更多地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更多地关注学生,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发展。体现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面临最多和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学生的课业负担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