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提出重实践、重动手能力的教学模式,及采用实验教学环节、实习教学环节和实训教育环节的三教学环节模式,以此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校本培训在教师继续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校本培训贵在实效,难在实在,路在实践,要追求校本培训的实效性,就必须让校本培训成为教师的内在需求。  相似文献   
3.
满族创造的鹰文化非常丰富,是满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包括:生产层面的鹰的捕捉、驯养和使用;宗教层面的鹰崇拜;文学艺未层面的鹰艺术。文章利用文献资料,对满族的鹰文化进行了系统而详实的阐释,以期为解读我国的鹰文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东北柯尔克孜族是18世纪中叶因参与准噶尔反清叛乱发配到东北的,从祖国西北来到东北以后世代居住于嫩江平原,主要在今黑龙江省富裕县境内。东北柯尔克  相似文献   
5.
于学斌 《中国博物馆》2000,(4):70-73,45
对于民族文物存在形态的研究是我们开展工作的必要前提,只有掌握民族文物的存在形态,才能根据不同的存在形态采取不同的抢救和保护方法,达到事半功倍之功效。本人愿在这方面做一初步尝试,以期获得同仁的重视和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民族文物的含义和存在形态关于民族文物的含义目前已有多人撰文对其进行阐释1。对此,我认为在定义上片面地抠字眼是没必要的。应该说凡是在历史上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物化显现均是民族文物,凡文物均是民族的,凡民族均有文物。由于民族是发展的,文化是不断进步的,因此民族又分为原始民族、古代民族、近…  相似文献   
6.
孔庙的教育功能试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孔庙作为中国封建社会意识形态领域重要的文化现象,在中国2000余年的封建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作为儒教的倡行机构其祭祀功能仅仅是外壳,是手段,其实质的功能是教育,通过孔庙的教育,通过思想的渗透和灌输牢牢地控制人民的思想,实现“德化天地”“礼仪四邦”的目的。孔庙的教育功能是围绕儒教而展开的,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治的教化功能,二是学校的教育功能,三是劝学功能。教育的内容是儒教,教育的方式是强制和潜移默化相结合。三者相得益彰,使得封建国家牢牢地控制社会的意识形态。孔庙是国家机器之外的又一重要的御用工具,历朝历代均将建庙、修庙、尊孔、祭孔作为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7.
文章提出了专、思、创一体化协同育人的理念,重新明确了专业教育、思政教育、双创教育之间的辩证关系,围绕立德树人,形成了“专业是基础”“思政是方向”“双创是目标”“实践是路径”的课程体系构建指导思想,以思政为核心、以专业为基础、以双创为目标,通过实践的载体达到三者的统一。基于实践,围绕三者辩证关系分别进行环境、基地、课程等育人系统的重构,实现了专业教育、思政教育、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充分融合与同向同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