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教育   2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0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老师在办公室经常有这样的感慨,这个题目讲过学生怎么还不懂,从来听不到老师反思:这个题目在课堂上讲解不到位,导致学生没有听懂,没有理解.由此可见,反思教学多么重要,讲题不在多,而在于要讲透.下面以一例题的评讲为例谈如何将题目讲透.例在研究"一定电压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电路如图1所示.电源电压恒为6 V.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Ω1.5 A"字样.在a、b两点间先后接入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为3 V,读出电流表的示数.当30Ω的电阻接入a、b间时,电压表示数始终无法达到3 V.其原因可能是A.控制电压为3 V太高B.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太大C.30Ω的电阻阻值太大D.电源电压6 V太低  相似文献   
2.
物理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物理题目涉及知识点多.初中物理习题课的教学中,有的题目由于综合性强、涉及的知识点多或已知条件隐含等原因,造成学生读不懂题,不知从何处下手;有的题目看似简单,却易受表面假象的迷惑,得不到正确结果,此类题常常被称之为难题.  相似文献   
3.
初中物理教学中常要解答各类问题,其中有些问题比较复杂而有难度,但若掌握了较好的分析方法,就会大大简化解题过程,既能节约时间又便于找到正确答案.“夸大法”就是其中一种方法,所谓“夸大法”就是对所给问题中变化着的物理现象或过程,进行“夸大”推向极端,在取最大值、最小值或临界值的情况下进行分析、判断;或通过放大、缩小所研究的物理现象或物理量,使试题原物理现象、规律和过程充分显露出来,从而快速顺利地正确解答.初中物理教学中,用“夸大法”解答以下问题时,更能体现出它的优点.下面通过例析来感受它的妙用.  相似文献   
4.
正作为物理科学自身的学科特点,实验是物理学发展与研究的基础,也是物理教学的基础,是物理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内容。尤其是在各种物理实验的教学中,自制教具和简易仪器,开发低成本实验是学生在科学探究中所不可缺少的基本内容和手段,下面我们通过几个例题来看一下中考中如何体现"坛坛罐罐作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的教育  相似文献   
5.
例1某兴趣小组利用图1甲所示电路进行如下的实验研究.(1)闭合S1,断开S2,调节电源电压,得到上表中三组数据.请根据表中的数据,计算电阻R的阻值.(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2)断开S1,闭合S2,调节电源电压进行有关测量.根据记录到灯泡L的电压和电流的数据绘制成电压和电流的关系图象(如图1乙).根据图象,当电压表示数为2V时,50s时间内,灯泡L消耗了多少电能?  相似文献   
6.
1导学案下面是某教师教学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导学案。活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1)实验器材:。(2)方法:保持不变,改变,测出相应的电流。(3)如何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4)在图1中画出电路图,并连接实物图。图1电路图和实物图(5)实验步骤:①按电路图连接实物图。②先将某一电阻(R1=5Ω)接入电路中,闭合开关,移动滑片,当电压表的示数为某个值(U1=3V),读出对应的电流表示数为I1。③换用另一个电阻  相似文献   
7.
物理课外实验与小制作是物理课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着力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探究能力等等.这种形式有利于基础物理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智力的开发,更有利于创新拔尖人才的培养.“小实验、小制作”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手、动脑和创造能力的培养都有很大的帮助.并且这项活动是课堂教学延伸和补充,是课堂教学不能替代的,是搞好物理实验教学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也有利于学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生活中最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一一汽车,与我们的生活走得越来越近了。在与它频繁的接触中,仔细观察加上认真的思考,我们会发觉:在汽车的设计和使用中几乎涉及到了初中物理知识体系中的方方面面,本文从热学、光学、力学方面各举两例试图引导读者在乘坐汽车的过程中注意体会,也许会有更多新的,意想不到的收获!一、热现象例1:寒冬时节的早晨,汽车司机上车后常发现在前风挡车窗上出现白色的"哈气",于是他打开暖风,很快就能除掉"哈气";夏天,在下大雨  相似文献   
9.
例小刚要测量一个电阻Rx的阻值,现只找到如下器材:一个电压不变的电源,  相似文献   
10.
老师在办公室经常有这样的感慨,这个题目讲过学生怎么还不懂,从来听不到老师反思:这个题目在课堂上讲解不到位,导致学生没有听懂,没有理解.由此可见,反思教学多么重要,讲题不在多,而在于要讲透.下面以一例题的评讲为例谈如何将题目讲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