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4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日本学者白川静的"诗经学研究"植根于日本民俗学研究,受日本《万叶集》民俗研究的影响,从古代汉字的构造原理出发,认为古代歌谣原本带有咒语性质,是人与神交通的产物,具有预祝意味。由此对《诗经》中的"兴"加以民俗学阐释,提出"兴的发想法",进而探究《诗经》所反映出的民俗现象。分析白川静《诗经》中"水占"习俗研究可以窥探其《诗经》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2.
代珍 《文教资料》2008,(31):197-198
近几年有父母陪读的大学生人数呈增长势头,相当数量的大学生父母蜗居大学城周边,构成一个特殊集体--陪读群落.作者通过对武汉部分高校121个大学生陪读家庭的走访式调查,分析了大学生父母陪读现象的现状及其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3.
汤显祖在《牡丹亭》中运用了虚实相交的创作手法,设置了两个不同的空间场景——虚幻的梦境与冥界,现实的闺阁和闺塾。杜丽娘在这两种不同的空间内展现其双重的性格:在虚幻的空间,表现出一种追求真性情的"越礼";在现实的空间中则表现出对传统道德礼仪规范的"守礼"。这一创作策略的运用使杜丽娘与柳梦梅的传奇爱情既具有现实性,带来真实的戏剧效果,同时也承载着汤显祖对情与礼关系的思考,隐含着汤显祖的"情礼合一"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