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11年   1篇
  1992年   4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树立学生的集体舆论,是形成和巩固班集体的重要工作。集体舆论标志着集体的意志和力量。运用它,可以教育全班学生,也可以教育个别学生,提高学生的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  相似文献   
2.
前言人民教育出版新编初中《中国历史》教材今年9月开始使用。尽管“一纲多本”,但鉴于历史的原因和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广泛影响,全国大部分地区仍采用人教版新教材,因此,以人教版新教材为研究对象,仍有较广泛的意义。这并不排除其他版本的教材。因为知识内容的要点一致,能力培养也应该是同步的。人教版新教材已经将分析能力的培养做为重点。教材中以黑体字加花边的醒目方式设计了一系列思考题。我们所要做的是,尽量穷尽教材中的思维成份,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历史认识的一些具体方法贯穿列教材的知识内容中去,同时也尽量根据知识内容提出问题,以达到提炼观点,理解内容并上升到理性认识的目的,使之随着教学内容不断深入,能力也不断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3.
五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飞《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用)将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列为一目,教材分为两课。整个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在教材中共有五课,文化部分占2/5,这充分体现出新教材把文化史作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建国以来教材所未有的。以往教材重视政治史、阶级斗争史,经济史和文化史占的比重很少,没有提到应有的高度。新教材丰富了文化史的内容,增加了生活中常常接触到的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所需  相似文献   
4.
三、夏、商、西周奴隶制王朝新大纲将夏、商、西周奴隶制王朝编为一目。人教版教材将此目分编三课,而将夏、商、西周的科学和文化冠之以“中华文明的勃兴”单独占一课。这样的编排,使整个教材的文化部分形成完整的体系,既科学又适量,确实独到。这段历史的主线是奴隶制的发展。其辨证思维的难点在于,怎样分析奴隶制的历史进步性与奴隶制的残酷性之间的关系。以往教学中只讲奴隶制取代原始公有制是历史的进步,进步在哪里不讲。而奴隶制的残酷性有“人牲”“人殉”这样的典型事例,教学中讲起来很形象,因此重讲、多讲。殊不知恩格斯早有言在先。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  相似文献   
5.
”快看窗外.飘雪花了!“虽然当时正在上十分严肃的科学课,但一位同学还是禁不住喜悦之情.以”最先发现者“的身份.自豪地阁手引导着我们把注意力从书本转移到窗外那如同柳絮般.因风而起的罕见的雪片上.  相似文献   
6.
如何在中学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这一课题已经受到有关领导、专家学者和中学历史教师的关注。尤其以高考历史科自1990年以来明确转向加强能力的考查对教学震动最大。它已经引起了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更新。但也无庸讳言,一方面是对这一课题的理论研究还不够;另一方面在实际教学中多年来形成的“应试”教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