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计算简便”是科学家引入物质的量的心理因素,为了降低该知识点的抽象性,基于“计算简便”思想,利用函数作为工具,依次引出阿伏伽德罗常数、摩尔、物质的量,使这些知识点“去抽象化”。  相似文献   
2.
基于阿伏伽德罗定律被认可的历史考量,从描述方式一致性和证据推理的方法论角度,以电解水的探究实验为基础,引导学生深化认识阿伏伽德罗定律的内容和实质。分别在体积固定和体积可变的容器中呈现分子构建气体体积的过程,展现阿伏伽德罗定律“不同气体”的“不同分子尺寸”和“不同分子质量”的内涵,为学生完整地认识阿伏伽德罗定律提供可靠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对人工合成氨情境素材的感情张力超出教学时空的现象进行分析;提出情境素材能够呈现出“历史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三种感情张力;情境素材的使用要尽量体现出“现在的感情张力”,避免学生成为素材的“被动观察者”;情境素材的使用要能够让学生在非对象化活动中更容易改造和形成“主体本质力量”。  相似文献   
4.
基于“鱼是否知道水的存在”这一哲学问题,解决了水溶液中离子反应平衡类比于气体反应平衡来处理的思维过渡问题,并利用思想实验,以醋酸分子为工具将这种思维应用在空间哲学的理解上;提出化学哲学教育不仅需要从现有的化学素材中总结出哲学思想,还可以利用化学知识作为工具对哲学问题进行考察,以吸引学生的兴趣。  相似文献   
5.
学生在学习锌铜原电池时常对Zn片电子为什么转移到Cu片上产生困惑,通过与氢氧燃料电池教材叙述对比发现,造成这种困惑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教材没有给出“锌铜原电池为何能够引发”的叙述导致的;建议在锌铜原电池教学中,除了强调Cu电极的导电性,还应赋予Cu电极“催化剂”的角色,以解决学生的困惑;提出微观探析基础之上的微观探析思想。  相似文献   
6.
<正>一、问题的提出观测方法对化学实验的成功具有一定影响,例如,在做钾元素的焰色反应时,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的颜色,以避免钠元素造成的干扰。由于Fe (OH)2极易被氧化,采用教材上的方法难以观察到白色的Fe(OH)2沉淀。近年来,许多化学教师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大多数研究者将注意力集中在排除反应体系中的氧气及阻止环境中的氧气进入反应装置中。改进后的方法虽有一定效果,但改进后的方法大多存在操作复杂、方案烦琐、耗时长、使用药品对健康有害等缺点。  相似文献   
7.
基于接触电势理论,构建了“金属分子”模型,用以解释Zn-Cu原电池何以引发的问题,同时利用食蚁兽这一动物形象帮助学生强化“电子转移”作为分析Zn-Cu原电池的起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