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1.
采用金相检验和电子探针的方法,对钢轨表面缺陷进行了检验分析。揭示了钢轨表面缺陷的低倍以及高倍的形貌和特征,进而探索其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以控制轧制理论为基础,对40Cr钢过冷奥氏体转变进行了试验与研究。通过热模拟试验建立了40Cr钢的冷却转变曲线(CCT图),以此来确定高线吐丝温度、斯太尔摩速度、风机及保温盖开启等重要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3.
为了判断铸坯表面缺陷与钢轨表面质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作者在铸坯表面制作人工缺陷,通过正常轧制,依据轧制延伸系数在钢轨成品对应人工缺陷处取样,采用Olympus PME3型光学显微镜和Quanta 400扫描电镜分析裂纹形貌,可判断铸坯表面缺陷与钢轨表面缺陷具有明显的对应关系,从而明确了重轨铸坯的棱部缺陷是重轨裂纹产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4.
冷镦钢SWRCH8A在使用时变形较大,容易在表面造成开裂,为了改善SWRCH8A钢的性能,降低冷镦时开裂的几率,采用金相检验、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手段对开裂试样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SWRCH8A钢开裂主要是原材料表面存在线状缺陷所致,而缺陷周围组织正常,也未见到大颗粒夹杂,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5.
针对大方坯出现的角部裂纹,通过对裂纹宏观形貌观察,同时采用SEM对裂纹微观形貌和裂纹内部物相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结晶器精度和保护渣性能不佳是导致角部纵裂发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国内外高速铁路发展情况及所使用钢轨的化学成分和性能,从理论和实践上着重分析国内客运钢轨暂行技术条件与普通钢轨技术条件的区别。从客运钢轨钢的工艺技术和设备的对比分析可知,国内鞍钢、包钢、攀钢、武钢四家钢厂的生产设备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是由于我国生产高速钢轨的时间还不长,还缺少生产和管理的经验,目前我国钢轨的实物质量与国外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7.
采用THERMECMASTOR-Z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含钒中碳钢变形奥氏体在连续冷却过程中的相变规律,用膨胀法结合金相以及硬度建立了该钢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CCT).结果表明:该钢的奥氏体化温度为920℃.当连续冷却速度小于2℃/s时得到的组织为铁素体 珠光体,大于2℃/s时出现贝氏体和马氏体组织,可把2℃/s作为轧后控冷的临界温度.这就为制定含钒中碳钢加热制度和控冷工艺提供了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