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哲学思想具有差异性。在研究视野上,马克思具有更多的超验性,恩格斯则有着更多的经验性。马克思把实践纳入真理的获得过程,在认识上坚持实践本体论。恩格斯由于在其思想立场上保有的是一种物质本体论的视野,因而在认识论层面上必然坚持物质反映论;马克思所建构的是实践唯物主义,恩格斯所建的是辩证唯物主义。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差异性的具体了解,是把握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特色的一的把钥匙。  相似文献   
2.
实践概念的的产生及其最初的原始语境,我们可以在亚里士多德的诸多著作中追寻。此后实践概念的嬗变在西方哲学史中堪称绚丽多彩的,尤其是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马克思等主要代表人物的实践思想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期间实践概念的含义纷纭复杂,但真正影响力最大的最科学的乃是马克思哲学里的实践概念,在当今社会中具有着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凭借对实践概念流变的深层次把握,纵向的类比,我们才得以体验到马克思实践概念的超越性之所在。  相似文献   
3.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从个体发生学视角将人类个体的成长历程划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等四个阶段,这给我们厘清行为规范教育的阶段性特点提供了有力契机。人类个体在不同年龄段表现出不同的规范意识和行为模式,针对不同年龄段的行为规范教育也呈现出不同样态。厘清行为规范教育的内在发展逻辑和阶段性特征,从现实中总结规律、抓住本质,有助于我们“对症下药”并提出有效的行为规范教育策略,从而科学地引领和塑造不同阶段个体合理的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4.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