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3篇
科学研究   4篇
  202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文章重点阐述了"草原生态化学"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验课内容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该文评述了李文华院士主编的《生态农业———中国可持续农业的理论与实践》,指出《生态农业》一书有3大特色:一是内容系统全面,结构严谨;二是符合时代命题;三是体现了我国农业发展的历史动律。  相似文献   
3.
大约距今4 000年前,周部族首领公刘带领族人移居至戎狄(今甘肃庆阳),开垦荒地,豢养家畜,繁衍生息。我国农耕文化在此衍发孕育。经过数千年的积淀,延续至今形成了长期稳定的“耕—牛”模式,成为全中国的农耕滥觞。然而近些年来,由于特定的资源禀赋和社会经济因素,曾经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农业生产模式使当地生态环境更加脆弱,无法应对迅速发展的人口经济压力。“耕—牛”农业难以为继,周祖的农耕文化根基发生悄然动摇,耕地农业正在一步步向现代草地农业过渡。庆阳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不仅是周祖时期农业文化的历史回归,更是农业生态适应性变迁的必然结果,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4.
任继周 《资源科学》2004,26(3):143-144
我国是一个农业古国,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劳动人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造了许多至今仍有重要指导意义的生产技术、管理思想与生产模式.但"殖谷曰农"的华夏农耕文化,却使我国农业长期停留在"以粮为纲"的单一谷物生产为主的、与生态原则相悖的道路上.其后果就是在错综复杂的历史条件下,使我国生态、生产两败俱伤,形成今天举国忧虑的"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自从人类社会诞生以来,多种样式的热战和冷战轮番上演,从渔猎社会,到农业社会,再到工业社会,愈演愈烈;以邻为壑,损人利己,以凌霸世界为自豪,近代甚至出现了以杀人为职业的特大工商业系统。当下的世界,俨然一副乌云压城、世界末日的恐怖景象。我们梦想的“世界大同”,未来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只能是空中楼阁吗?不,我坚信,我们人类文明的蜕变前行势不可阻挡。“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我们应该达到、可以达到、必然达到的鹄的。  相似文献   
6.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以为,兴趣也是巨大的动力。我对草原、对草原科学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是兴趣使我踏上了对草原科学的漫漫求索之路。一走进茫茫草原,我就心境澄明,思维活跃,色彩  相似文献   
7.
草业科学框架结构与教学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草业科学是研究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的科学,主要由三个因子群、三个主要界面和四个生产层构成。其中生物因子群居于核心地位,非生物因子群是生态系统的自然立地条件,社会因子群是草地农业系统所处的社会立地条件。三个因子群是基础课的依据;界面是系统最活跃、最敏感、功能最密集的部分,是科学创新和新的分支学科的生长点;四个生产层是设立二级专业的依据。草业学科的这一框架结构在兰州大学以及相关的院校中试行已经取得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