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综合类   3篇
  2011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我市根据教育部的统一部署,1982年正式开设思想品德课,至今已有二十年了,回顾二十年的发展历程,我市的思想品德课大体经历了建立正常教学秩序、开展专题研究、总结推广经验、深入开展学科教育科研等四个阶段。“八五”期间开展的《发挥思想品德课在促进学生品德内化过程中的作用的研究》,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探讨了学生品德内化的基本规律,总结了思想品德课促进学生品德内化的基本操作过程,有力地推动了学科教学改革;“九五”期间开展的《思想品德课教学规范化的研究》,回答了学科改革创新与教学规范  相似文献   
2.
随着《儿童权力公约》的出台,使教育越来越集中注重在维护和实现儿童的权力上,正如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教育顾问吉姆欧文所说,过去是"从需要着眼的方针",而现在是"从权力着眼的方针"前者"儿童是被动的接受者",后者"儿童是积极的参与者"。关注每个儿童富有个性的发展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任菊英 《广西教育》2011,(13):39-39
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当今社会,环保教育意义深远,它将关系到我们下一代能否拥有自己的绿色家园。幼儿园是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的重要场所,将环保教育内容渗透到幼儿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结合活泼有趣的形式,在初步树立幼儿环保意识的同时,可促进幼儿品德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5.
课程教材改革是一个探索过程,其后发效应是需要在教和学的过程中得到验证的;而教师的主动参与是课程改革的关键。下面,我们几位来自实验区的教师,以互动交流的形式,从理念和实践相结合的层面,就品德与生活教材在教学中的使用情  相似文献   
6.
课程教材改革是一个探索过程,其后发效应是需要在教和学的过程中得到验证的;而教师的主动参与是课程改革的关键。下面,我们几位来自实验区的教师,以互动交流的形式,从理念和实践相结合的层面,就品德与生活教材在教学中的使用情况,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7.
教学要求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要勇敢。不胆小,要从小锻炼自己的胆量,做个勇敢的孩子。教学要点1.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要勇敢不胆小。2.不怕冷,不怕打针,不怕黑,敢当众表演发言……做个勇敢的好孩子。  相似文献   
8.
学生品德内化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思想品德课作为一门课程,有别于其他教育途径,它的系统性和规范性对学生的品德内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的基本操作在课堂上进行,只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十多年来,我们就此课题开展了一系列较为深入的探索与研讨。  相似文献   
9.
教学要求: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从小锻炼自己的胆量,做个勇敢的孩子。 教学片断(一) 1.师生围坐在一起,聊天引出话题:前不久,在我们学校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CAI课件播放一(1)班同学在学校医务室门口排队准备打预防针的场景。  相似文献   
10.
我市小学思想品德优质课评比活动于今年4月10日至14日在二师附小和育才小学两个赛区举行,各区、系统及直属小学的19名教师参赛。这次优质课评比,全面检阅了学习贯彻《课程标准》以来的成绩,总结了现阶段改革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新鲜经验,也提出了深化教学改革必须研究的一些问题。主要成绩一、教学指导思想明确,体现了素质教育要求总的讲,这次参赛课都能按素质教育要求改革教学,具体体现:一是教学目标全面、具体,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目标是一堂课的方向和航标,是本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