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0篇
教育   64篇
科学研究   3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沿革的评述,与及对专业现状的分析,我们有理由认为新建地方本科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的科学设置应以厚基础、应用性和操作性为核心,并实现学术性、理论性,个性特色,市场取向等多方面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学》按体史分科教学”是针对传统松散的粗放式教学弊端提出来的一种注重培养能力、激活艺术思维、发掘学生潜能的集约式的课堂教学改革方式。在教学内容上分为“学体简史”及“经典作品鉴赏”两部分;在教学手段上主要通过读书报告会、撰写鉴赏小品、召开鉴赏讨论会等多种方式来完成。  相似文献   
3.
"和"从其渊源看,实际上上是多样的和谐,在儒家多显现为人际与社会的和谐,在道家多预示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佛家则偏重于人自身灵与肉的和谐。永州阳明山从其"阳和"的本名来看,具备了"阳和"的性格,在当代社会它与台湾阳明山机缘巧合,可以从文化创意角度培育成为一座"和美"之山。  相似文献   
4.
伍尔夫《达罗卫夫人》的现代叙事艺术的精要之处表现为多焦组合式的叙述结构、自由间接式的叙述话语以及功能层次的诗意拓展。  相似文献   
5.
瑶族作为一个迁徙不定的民族,在迁徙中书写了自己的历史,蕴含了深厚的丈化意识,这突出表现为在被迫的辛酸迁徙中形成了民族坚忍、自强、奋斗、不屈和向往美好精神家园,以及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的精神。  相似文献   
6.
正在来临或部分已然来临的后工业社会与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几乎同行,后工业社会的种种负价值化特征正在扭曲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自身的灵与肉。如何才能使这三和谐发展?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的个性审美教育是建构这一和谐发展范式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7.
《伤逝》中子君的命运是一种怪圈式的化悖论:它表现为新化与积淀的负价值旧化的激烈冲突。冲突的结果是悲剧式的。这种积淀在子君等女子中的负价值化包含三个层次:依附人生积淀、旧礼教积淀和虚幻世界积淀。  相似文献   
8.
大学数学教学的现状调查和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前大学生在学习大学数学的目的、态度上存在一定问题,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也有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同时也暴露了部分教师对新的教学法缺乏应有的敏感.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将研究性学习引入课堂教学之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死亡”是海明威生平和著作中一再出现的主题.然而,国内尚缺乏专题研究这一问题(从邱平壤的《海明威研究在中国》一书可以看出).究其根木原因,就是我们传统中为文人避讳的思想在作祟.因为海明威是自杀的,而自杀历来被人看成是儒弱的和不光彩的事情.其实,我们毫无必要也不应该回避这一问题.加缪在《西绪福斯的神话》中说:“真正严重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自杀.判断人生是否值得还是不值得活下去等于是回答哲学上的基本问题.”历史上许多哲学家认为:追求死亡与追求幸福是一致的.他们的立论是:死亡具有二重对立的意义—最大的不幸与最崇高的善.“死亡是生活的全部毁灭,而生活本身却是幸福与痛苦、快乐与悲伤、美好与邪  相似文献   
10.
《农民》是巴尔扎克后期的重要小说之一,无论从思想性或艺术性来说,都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作者在《献词》中说:“这部小说是我下了决心要写出来的作品中最重要的一种。八年以来,我多少次辍笔,又有多少次再执笔写这部书。”可见作者创作之艰巨和用心之良苦,《农民》显然是他的力作之一。从题材来看,这篇作品已不象他早期作品那样,往往描写的是家庭内部矛盾冲突,而是描写了一场你死我活、短兵相接的阶级斗争。无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